2002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点题句是:“我希望我们都做个‘’的青年。”
21.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运用了伊尹典故的诗句是“”。
22.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
23.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
2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25.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
2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
28.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施:
29.异道行,可数百里。
可:
30.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
31.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征:
32.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
殆:
3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
3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吐哺:
35.山无陵,江水为竭……
陵: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
37.山居秋暝。
暝:
38.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几:
39.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辍:
40.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掣: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以为莫己若者:
42.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晚有儿息:
43.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祸莫大于杀已降:
44.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此矢所以志也:
45.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报刘一丈书》)
起而入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6.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阐明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7.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为孟尝君设计的“三窟”具体指的是哪三个地方?
48.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认为,要使一篇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需要注意哪三个问题?
49.艾青在《北方》一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50.在鲁迅的小说《风波》中,作者通过赵七爷把辫子放下、盘上的细节描写,反映出这个人物怎样的心态?
21.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运用了伊尹典故的诗句是“”。
22.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
23.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
2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25.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
2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
28.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施:
29.异道行,可数百里。
可:
30.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
31.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征:
32.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
殆:
3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
3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吐哺:
35.山无陵,江水为竭……
陵: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
37.山居秋暝。
暝:
38.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几:
39.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辍:
40.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掣: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以为莫己若者:
42.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晚有儿息:
43.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祸莫大于杀已降:
44.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此矢所以志也:
45.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报刘一丈书》)
起而入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6.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阐明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7.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为孟尝君设计的“三窟”具体指的是哪三个地方?
48.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认为,要使一篇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需要注意哪三个问题?
49.艾青在《北方》一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50.在鲁迅的小说《风波》中,作者通过赵七爷把辫子放下、盘上的细节描写,反映出这个人物怎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