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初会,一定要精准抓取必考点,才能在考试中高效精准提分!今天,学霸君为大家带来初会《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的科目必看高频考点!由我们初会教研老师梳理,都是满满的备考干货!重点标红,一眼就能看到记忆点。
1.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凭票抵扣 | ①增值税专用发票 (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②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③完税凭证 ④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
计算抵扣 | ①农产品收购发票 ②农产品销售发票 ③符合规定的国内旅客运输发票 |
2.改变用途事后允许抵扣
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生用途改变,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可在用途改变的次月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值/(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解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或摊销后的余额。
3.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注意】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如果是既用于上述不允许抵扣项目又用于抵扣项目的,该进项税额准予全部抵扣。
(2)购进的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记法】餐馆尝带鱼。
(3)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4)非正常损失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以及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
(5)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发生按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情形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或无形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解释】固定资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后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摊销后的余额。
(6)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非正常损失,或者改变用途,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并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进项转出):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
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不动产原值)×100%
初级会计职称考点速记夺分神器来了! 拯救被你浪费的碎片化时间!根据各考点所学状况进行选择没有记住的考点可以点击“再复习”,归纳分类到【再复习】;记住了的考点点击“记住了”,归纳分类到【已会】;不想学当前考点,想要跳过,点击“下一个”,归纳分类到【未学】。注意,每个考点有60秒倒计时,时间结束自动跳转到下一个知识点。
#考点速记部分清单:
①经济法20个日期时间高频考点
②初级会计实务分录20个下
③初级会计实务10个必看公式
④初级会计实务20个必备考点
⑤经济法基础25个记忆口诀
⑥经济法基础25个必备法条
1、关键词记忆法——适用于难记忆的知识点
建议大家准备好纸笔,并按照下列步骤来进行操作:
(1)先通读一遍需要记忆的内容,然后再读一遍。在第二次阅读时,应一边读一边摘抄其中的关键词。
(2)把刚才读过和写过的内容尽可能默写或复述出来,但不需要过分追求完整性。
(3)对照着教材找出刚才没记住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回顾和记忆。
2、对比记忆法——适用于易混淆知识点
为了实现对比记忆,推荐大家把那些比较相似、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做成表格,并标注清楚里面各个内容之间的异同,时不时地拿出来复习一下,这样逐步就能避免混淆了。建议大家可以加入初级会计备考群一起探讨学习记忆方法。
⚠初级会计小白 ⚠考试易紧张 ⚠缺乏动力⚠做题没思路、备考无重点
⚠内部备考指导⚠考试资讯速递⚠超全正版备考资料 ⚠浓厚学习氛围
3、数字归纳记忆法——适用于带数字的知识点
在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科目中,涉及到了不少与数字相关的知识点,如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很对对数字没那么敏感的同学在学习这类知识时就会更容易混淆、遗忘。对于这些知识点,建议大家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学习,并且用更高的频率去回顾。
4、睡前回顾记忆法——适用于新学的知识点
大脑是有记忆曲线的,在记忆初期,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就会很容易形成遗忘。而通过睡前回顾来加深印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233网校整理初级教材考情分析+知识点归纳+课后习题(初级会计干货笔记>>进入免费获取)给大家,建议大家不管有没有资料,都要领取这份干货笔记!
5、思维导图记忆法——适用于章节性、复杂性知识点
初级会计知识点较为零散琐碎,如果只是把它们杂乱无章地放在一起死记硬背,很容易出现记住了这个又忘了那个的情况。为此,大家应当找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发现它们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串联起来,就能够更扎实地掌握。而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常规操作就是画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