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有跌价准备贷方余额A:
A甲=90000-88000=2000元;A乙=50000-47000=3000元;
A丙=40000-37000=3000元;A丁=0(60000-66000<0)
(2)已有跌价准备贷方余额B
B甲=5000元;B乙=0;B丙=1000元;B丁=0
(3)本期增加跌价准备C
C甲=200-5000=-3000(元);C乙=3000-0=3000(元);
C丙=3000-1000=2000(元);C丁=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
存货跌价准备——甲3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3000m
——丙2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中的应用
[例3]甲企业2002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10%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12万元。假设乙公司于每年3月1日宣告分派上一年度的现金股利,金额均为11万元,从2002年至2004年,乙公司各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1万元、16万元、5.5万元。甲企业对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会计分录如下:
(1)2002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120000
贷:银行存款120000
(2)2002年3月1日乙公司宣告现金股利时
累积应冲减成本A=(110000-0)×10%=11000(元)
累计已冲减成本B=0
本期应冲减成本C=11000-0=11000(元)
借:应收股利(110000×10%) 1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1000
(3)2003年3月1日乙公司宣告现金股利时
累积应冲减成本A=[(110002+110000)-210000]×10%=1000(元)
累计已冲减成本B=11000(元)
本期应冲减成本C=1000-11000=-10000(元)
借:应收股利(110000×10%) 1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00
投资收益21000
或者,借:应收股利11000
长期股权投资10000
贷:投资收益21000
(4)2004年3月1日乙公司宣告现金股利时
累积应冲减成本A=[(110000+110000+110000)-(210000+160000)]×10%=-4000<0,故取A=0
累计已冲减成本B=1000(元)
本期应冲减成本C=0-1000=-1000(元)
借:应收股利(110000×10%) 1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0
投资收益12000
或者,借:应收股利11000
长期股权投资1000
贷:投资收益12000
(5)2005年3月1日公司宣告现金股利时
累积应冲减成本A=[(110000+110000+110000+110000)-(210000+160000+55000)]×10%=1500(元)
累计已冲减成本B=0
本期应冲减成本C=1500-0=1500(元)
借:应收股利(110000×10%) 1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500
投资收益9500
上述计算中,“应有数额A”可根据会计规范或有关规定直接计算出来:“已有数额B”可根据实际发生的数据统计而得,也可根据有关账户本期调整前的余额直接取得:“本期增加数额C”等于“应有数额A”减去“已有数额B”,只要计算出“本期增加数额C”即可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因此利用固定的计算程序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