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20+(110-120)]/(80+120)×100=5(超支)
试题点评:此题目是考察计划成本法的相关核算。
2.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财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不同点是( )。
A.登记日记账的依据不同
B.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D.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三者之间的差异就是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同。
试题点评:如果这个题目知识点会的话,两秒中判断出答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有些白给分的感觉。
3.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10
B.0
C.10
D.12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先计算出乙存货的成本=100+20;再计算出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110-2=108,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所以要计提跌价准备(120-108)=12(万元)。
4.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目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年度该项目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A.39.84
B.66.4
C.79.68
D.80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200×2/5=80(万元)
试题点评:大家这个题目应该是直接可以计算出结果,考到知识点是折旧开始计提的时间及双倍余额递延法如何进行计算。
5.某企业20×7年度利润总额为315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15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5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23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7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92.4
B.99
C.105.6
D.181.5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315-15)×33%=99
试题点评:此题目稍有难度,在于给定的实发工资小于计税工资,应该按实发数从税前扣除,不产生纳税调整的差异,因此该题目容易误导考生啊。
6.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此题目中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因此增值税可以抵扣,不用计入存货的成本中,包装物押金是单独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的,有分录:
借:原材料 2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
其他应收款 2
贷:银行存款 33.25
试题点评:此题目出题难点就在于学员容易将包装物的押金考虑进来。
7.企业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相关费用的,直接计入补偿当期的( )。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主营业务收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这里教材中的原话,这个不用多说了,应该会的。
试题点评:此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是2007年初级教材中新增内容。
8.下列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教材P296页写着呢,哈,这一分应该是稳拿了。
试题点评:此内容属于教材中的内容,如果看教材不仔细肯定答不上来了。
9.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本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5%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为80万元,该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为( )万元。
A.855
B.867
C.870
D.874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100+1000-1000×10%-1000×5%-80]=870万元
试题点评:盈余公积与现金股利都是要从当期的利润中扣除的,在计算年末未分配利润时都要扣除,因此考生在处理这个题目时要注意将这两项从当期净利润中扣除。
10.企业原材料明细账通常采用的格式是( )
A.卡片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三栏式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原材料明细账应该采用数量金额式。
试题点评:这个不用多说了,学会计的肯定都知道了!
11.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元。
A.10000
B.10500
C.10600
D.1100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先计算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再计算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600(元)。
试题点评: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最为简单,只要单价都计算出来了,后面的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1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7年应交各种税金为:增值税350万元,消费税15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房产税10万元,车船使用税5万元,所得税250万元。上述各项税金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
A.5
B.15
C.50
D.185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10+5=15,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都不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试题点评:这个题目是考察学员对于税费的了解程度,其中计入管理费用的有什么一定要清楚。
13.某企业20×7年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0万元,管理费用为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2万元,投资收益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当月的营业利润为( )万元。
A.13
B.15
C.18
D.23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注意,这里的投资收益也是计算营业利润的要素,因此营业利润的计算过程是: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成本80-管理费用5-资产减值损失2+投资收益10=23万元。
14.下列会计凭证,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 )。
A.限额领料单
B.工资计算单
C.差旅费报销单
D.职工出差的火车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火车票肯定是外来的了,没有哪家企业可以自己印刷火车票了,哈。
试题点评:这个题目用排除法一定能找到答案了。
15.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其成本应借记的科目是( )。
A.在途物资
B.发出商品
C.库存商品
D.主营业务成本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分录是: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试题点评:企业发出了商品,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商品已经发出了,必须做相关的会计核算。
16.下列对账工作,属于账实核对的是( )
A.总分类账与序时账核对
B.总分类账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核对
C.会计部门存货明细账与存货保管部门明细账核对
D.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有数额核对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前三个选项都是账账核对。
试题点评:账实核对主要是从文字上就可以判断出来,一般有一点常识的话,这个题目一看到就应该会选择了。
17.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6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为2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万元。
A.60
B.62
C.70.2
D.72.2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应收账款入账价值包括价款、增值税、代垫的运杂费,所以计算过程是:60+60×17%+2=72.2。
试题点评:做题时不要忘记增值税与代垫的运杂费!
18.下列交易或事项,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
A.公益性捐赠支出
B.无形资产出售损失
C.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D.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A选项计入营业外支出,B选项计入营业外支出,C选项计入营业外支出。
试题点评:这四个分录如果会做的话,这个题目难不倒大家。
19.某上市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5元,支付手续费20万元,支付咨询费60万元。该公司发行普通股计入股本的金额为()万元。
A.1000
B.4920
C.4980
D.5000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股本的金额就是1000×1=1000万元。
试题点评:此题目做时一般的问法都是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所以考生容易产生惯性的思维,直接支计算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这肯定是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了,好在大家应该考试时会检查的,那就应该有保险了,这个题目不难噢!
20.某企业购入W上市公司股票180万股,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283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26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700
B.2704
C.2830
D.2834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做分录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2704
应收股利126
投资收益4
贷:银行存款2834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支付的2830价款中并不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这4万元是另外支付的,那么这里在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金额时可以不用考虑这个4万元的。即:
2830-126=2704
试题点评:对于题目中给定的价款,一定要看清楚都包括什么,特别是会计类的题目都爱在这上面考察考生的“眼力”,大家应该都是火眼金睛,不会让这个难倒的,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