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时间
商品流通时间包括商品购进时间、运输时间、储存时间和销售时间四个组成部分。商品在购进时会伴随货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其转化过程所需的时间就是商品购进时间,购进时间的
长短与购銷地之间的距离、商品的价格、市场供给状况以及购进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品购进以后,要进行销售,完成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其转化过程所需的时间是商品的销售时间,銷售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商品是否适銷对路、价格是否合理、销售服务的水平、促销策略的选择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由于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存在着距离,必须经过运输才能使商品从产地转移到销地,这其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商品的运输时间,运输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产地和销地之间的距离、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环节的多少、运输路线和运输组织的合理化程度等因素;为消除商品生产和消费上的时空差异,保证流通过程的连续性,就必须形成一定数量的商品储备,由此产生商品在流通领域的暂时停滞,形成商品的储备时间,储存时间与购进时间和销售时间直接相关。因此,商品流通时间与流通经济运行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1)流通时间与流通速度的关系。流通时间与流通速度是商品流转过程中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它们互为函数关系。流通速度的快慢决定着流通时间的长短。流通速度越快,周转次数就越多,流通时间就会缩短,意味着商品能更快地完成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更快地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反之,流通速度越慢,周转次数就越少,就会延长流通时间。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流通时间的长短也预示了流通速度的快慢。流通时间越短,说明流通速度越快。
(2)流通时间与生产时间的关系。社会再生产时间,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流通时间的增加和减少,不仅影响社会再生产总时间,而且影响生产时间。流通时间的缩短,一方面会使社会再生产总时间缩短,从而加速再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又使生产时间相对增加,流通时间与生产时间的比例关系发生改变,而生产时间的增加意味着社会总产品的增加。
(3)流通时间与流通环节的关系。流通环节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经历的交换行为,它直接影响流通时间的长短。流通环节越多,流通时间就越长;流通环节越少,流通时间就越短。在流通的运行过程中,要保证流通环节的合理化,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4)流通时间与流通经济效益的关系。流通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流通经济效益的高低。流通时间缩短,使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减少、流通费用降低、资金流转加快、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流通过程得以合理,从而提高流通经济效益;反之,流通时间越长,周转缓慢、资金占用增加,就会降低流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