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性质的含义
1.目的:
(1)控制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2)实质性程序→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2.类型: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对特定认定错报风险的效力不同:
对于与收入完整性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控制测试通常更能有效应对;
对于与收入发生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实质性程序通常更能有效应对。
实施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可以为应收账款在某一时点存在的认定提供审计证据,但通常不能为应收账款的计价认定提供审计证据。对应收账款的计价认定,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实施其他更为有效的审计程序,如审查应收账款账龄和期后收款情况,了解欠款客户的信用情况等。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的选择
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方案
(1)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2)其次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原因。
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高,从而可能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综合运用。
如果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拟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的含义
1.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在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2.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获取什么期间或时点的审计证据)。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的选择
1.注册会计师可以在期中或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
2.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的含义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实质性程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控制测试)等。
(二)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拟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越高,因此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3.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互补)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