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误受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由于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4.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8万元,所以注册会计师承担误受风险。
2、答案:A解析:
3、答案:A解析:BCD均属选取特定项目的方法。
4、答案:D解析: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相反,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越依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越低,进行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因而样本规模增加。注册会计师可对10个月的应收账款使用审计抽样作出结论,对剩余的两个月则在年末后使用替代审计程序或单独选取样本。但对重要的应收账款的审计,函证程序一般是必须的,只有在无法通过函证获取证据时才采用替代程序。只根据明细表实物选取样本,样本可能不完整。
5、答案:A解析:属性抽样的对象是总体的非金额特征(BC),而变量抽样的对象是金额特征(A)。对职责分工的审查方法主要是观察,而观察环节不适用抽样。
6、答案:D解析:事实上,A正是分层的目的;B并非分层抽样所要禁止或倡导的,比如,注册会计师在抽样审查应收账款项目时,无论是对大金额的项目,还是对小金额的项目,所使用的程序均可以是函证。C是A的特例。D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将无从知晓小金额错报漏报的累计是否重要。
7、答案:B解析:发现抽样主要用来查找重大非法事件与舞弊事件。
8、答案:A解析:推断的总体实际金额应为30000×1100/1000=33000元,从而推断的未审部分的实际金额为33000-1100=31900元。9、答案:B解析:推断的总体实际金额应为20000×880/1000=17600万元,从而推断的总体高估金额为20000-17600=2400万元。
10、答案:B解析:B表明,公司关于赊销批准制度的遵循情况尚能令人满意,但实际情况比推断的情况相差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给予内部控制的信赖必然超过了应当给予的信赖。按定义,这是信赖过度风险。
11、答案:B解析:由于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会涉及审计抽样,但此时审计抽样是针对控制测试进行的,不选择A;由于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做出独立估计(如陈旧存货的价值),选择B。由于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不选择C;由于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不选择D。
12、答案:C解析:所选样本顺序为3703、2514、4005、2565、2300。
13、答案:B解析:某些控制可能不存在文件记录,或文件记录与证实控制运行有效性不相关。对这些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实施检测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注册会计师用来观察盘点的这些程序不需使用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14、答案:C解析:随机起点是第2000个货币单位。然后依次是第7000个(2000+5000)货币单位,第12000个(7000+5000)货币单位,以及其后整个抽样总体中每间隔n个(本例中为5000个)的货币单位被选取。15、答案:A解析:抽样规模则是100(500000÷5000)。
16、答案:C解析:在对选出的样本进行审查时,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如果在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发现抽样适合于查找重大舞弊或非法行为。
17、答案:A解析: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18、答案:C解析:在实施控制测试时,误差是指控制偏差;在实施细节测试时,误差是指错报。
19、答案:A解析: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通过对业务的指导、监督与复核降低非抽样风险。
20、答案:C解析:控制测试中不一定适用审计抽样,只有当控制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才采用审计抽样测试内部控制。21、答案:D解析:总体实际偏差率为4.1%低于可容忍偏差率7%,总体可以接受。
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CD解析:因为可容忍误差越小,需要选取的样本量应越大,所以选项A不正确;因为样本量与抽样风险成反向关系,所以选项B不正确;因为可信赖程度与样本量成正相关,所以选项C正确;注册会计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法,都离不开专业判断,所以选项D正确。
2、答案:BC解析:不管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两种方法都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实施和评价样本时运用职业判断,都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选取样本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与使用的抽样方法无关。
3、答案:ABC解析:
4、答案:AB解析:
C.D均是对抽样单位的要求。
5、答案:ABC解析:已发现的错误是客观事实,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已发现的错误。减少已发现错误的唯一途径就是管理层进行必要的调整。
6、答案:ABC
解析:
A.C所需样本量均已超过经济水平,应放弃。情形B的样本量虽未超过2000的经济水平,但仅降低信赖不足风险而未将信赖过度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将无法保证审计的效果—信赖过度风险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是危险的,这将导致审计结论不正确。因此,出于谨慎性的考虑,此时注册会计师宁可对内部控制信赖不足,不可信赖过度。应放弃B。
7、答案:ABC解析: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没有错报,PPS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当预计存在错报时,PPS抽样法的样本量更高。
8、答案:AC解析:B是控制测试中决策原则,D毫无根据。
9、答案:ABC解析:PPS抽样允许重复抽样,第9逻辑单元重复出现后,在选取第4逻辑单元之前已抽取6个样本。10、答案:ABCD解析:控制单位平均估计,推断的总体金额=样本均值×总体规模=810÷300×4680=12636(万元);按照差额估计,推断的总体差额=样本平均差额×总体规模=(810-960)÷300×4680=-2340(万元),推断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价值+推断的总体差额=14040-2340=11700(万元);按照比率估计,样本比率为p=样本的审定金额/样本的账面金额=810÷960=0.84375,推断的总体金额为总体的账面价值×p=14040×0.84375=11846.25(万元)。所谓谨慎性原则,即宁可高估被审计单位的误差,而不低估误差。与
A.
B.C三种情况相应的误差依次为:14040-12636=1404(万元);14040-11700=2340(万元);14040-11846.25=2193.75(万元)。最大误差为2340万元。
11、答案:ABCD解析: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其他原因。
12、答案:ABC解析: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通常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构成审计抽样。对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虽然选取特定项目也是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但与审计抽样不同的是,并非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不符合注册会计师选择标准的项目将没有机会被选取。因为选取的特定项目不能代表总体或某了子总体中全部项目的特征。因此,与审计抽样不同,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不能根据所测试项目中发现的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的误差。
13、答案:AD解析:在审计过程中,只有对留下了运行证据的控制实施的控制测试和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才可能涉及审计抽样。
14、答案:ABCD解析:均为符合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
15、答案:ACD解析: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都可以使用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
16、答案:AB解析: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
17、答案:BCD解析:选样方法只是一种样本选取方法,它不能控制审计风险,控制审计风险要靠样本量和实质性程序的恰当性。
三、判断题1、答案:×解析:虽然在任何一种抽样方法中注册会计师都不能量化非抽样风险,但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的程序,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实务的适当改进,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也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非抽样风险。2、答案:×解析:在控制测试中,与仅仅对偏差的发生进行定量分析相比,对偏差的性质和原因进行定性分析通常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非统计抽样更为适当。
3、答案:√解析:4、答案:√解析:可容忍误差越低,所需的证据数量越多,这就需要增加证据的数量。如不增加,说明证据的数量减少。由于可信赖程度与证据之间或同向变动关系,故减少数量意味着降低可信赖程度。5、答案:√解析:在固定样本量抽样方法下,样本量的确定依赖于预期总体误差,它与样本数量之间成同向变动关系,若首次确定的预期总体误差超过总体的实际误差,必然导致确定的样本量超过所需的样本量,降低抽样的效率。在相反的情形下,所抽的均为所需的,减少样本量已无可能,即便是停—走抽样,也不可能比此时的样本量少。
6、答案:×解析:将三种不同方法运用于同一审计项目上,所得到的估计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7、答案:√解析:发现抽样方案的容许误差数为0,不可能是1。
8、答案:√解析:在命题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可以90%的程度相信实际价值在200-2=198至200+2=202的范围内。201万元落入此范围,可以信赖。
9、答案:√解析:可信赖程度是一种纯统计的概念,而可容忍误差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专业判断,比如,它很可能是由会计报表的重要性分配而来的。统计方法不能改变非统计的标准。
10、答案:√解析:单位平均估计方法不需要利用账面数据。即使被审计单位缺乏账面记录,也可以使用单位平均估计法。
11、答案:×解析:推断的总体金额应为24.75÷24×500=515.625。
12、答案:×解析:差额估计抽样的方法是,将样本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与样本量进行对比,得到样本的平均差额,并以其作为总体平均差额的估计,乘以总体项目个数,得到对总体差额的估计。
13、答案:×解析:总体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14、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表明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可接受,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的审计程序。
15、答案:√解析:在该方法下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同,所以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目的金额与总体金额的比率。项目金额越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并不是对总体中的货币单位实施检查,而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位的余额或交易实施检查。
16、答案:×解析:对某一层中的样本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只能用于推断构成该层的项目。如果对整个总体做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与构成整个总体的其他层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对于剩余10%的金额,注册会计师可以抽取另一个样本或使用其他惧审计证据的方法,单独做出结论,或者认为其不重要而不实施审计程序。17、答案:√解析:实质性细节测试中运用的两种统计抽样方法,即传统变量抽样和PPS抽样,都能为注册会计师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充分的证据。
18、答案:√解析:参见1314号准则第八条。19、答案:√解析:20、答案:√解析:21、答案:√解析:审计抽样的概念。四、简答题1、答案:①注意,此处不应以样本中高估金额的绝对值简单地推断或代表总体中的偏差,审计人员应采用差额估计抽样,计算出样本2页的平均差为高估2500元(5000÷2=2500)后,再将2500元乘以总体257页,推断出被审计单位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高估642500元(2500×257=642500),对照事先已确定的库存商品账户中最大可容忍误差是100000元,则表明总体高估金额已超出了最大可容忍误差,所以关于被审计单位的库存商品账面价值是可信的审计结论是不正确的。②注册会计师不能接受总体。这时对总体作出结论,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会建议被审计单位对错报进行调查,且在必要时调整账面记录。
解析:2、答案:
解析:3、答案: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5463、3661、3342、2011、5313。平均差额=(1000300-1000000)/10=30(元)
估计的总体差额=30×4000=120000(元)估计的总体价值=180000000+120000=180120000(元)
解析:4、答案:(1)样本平均值=582000÷200=2910(元)总成本=2910×2000=5820000(元)
(2)样本比率=582000÷600000=97%总成本=5900000×97%=5723000(元)(3)样本平均差额=(582000-600000)÷200=-90(元)总体总差额=(-90)×2000=-180000(元)总成本=5900000-180000=5720000(元)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