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综合题(本题型共4题,其中第1题11分,第2题13分,第3题14分,第4题12分。本题型共50分。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A企业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约定,其法定代表人王某对外签订合同的最高限额为150万元。2007年4月1日,王某在一次商品交易会上,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代表A企业与B企业签订了一份250万元的买卖合同,B企业并不知道王某违反了A企业的内部规定。按照买卖合同的约定,由A企业在2007年6月5日前向B企业提供货物,B企业收到货物后的10天内支付货款250万元。
2007年6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全部货物的生产,6月2日A企业有确切证据得知B企业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无力支付250万元的货款。6月5日,B企业要求A企业提交货物,遭到A企业的拒绝,A企业要求B企业提供担保。B企业以自己的机器设备作为抵押,担保的价值为100万元,同时B企业请求C企业为保证人,C企业担保的价值为150万元。6月20日,A、B签订了抵押合同,双方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如B企业不能支付到期货款,该机器设备的所有权直接归A企业所有,同时,A、B企业并未就该抵押合同办理登记。A企业与C企业签订了保证合同,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约定,C企业的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但双方未约定保证期间和保证担保的范围。
7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B企业提交了全部货物。B企业接到货物后,对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未提出异议,但由于经营状况不佳,7月10日(支付货款的最后期限)无力支付货款。7月12日,A企业向B企业要求行使抵押权,发现该机器已经由于保管不当而灭失,B企业由此获得补偿金80万元,在A伞业的要求下,B企业将80万元的补擘金全额支付给A企业。同时,A企业要求C企业承担保证责任,支付其担保的150万元,C企业表示拒绝。
要求:
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A企业在2003年6月5日是否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为什么?
(3)机器设备未办理登记手续,是否会影响该抵押合同的效力?
(4)如B企业不能支付到期货款,该机器设备的所有权能否直接归A企业所有?
(5)A企业应按何种顺序行使担保权利的顺序?
(6)A企业是否有权要求B企业支付其80万元的补偿金?为什么?
2.中国证监会于2007年8月受理了甲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申请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报材料,该申报材料披露了以下相关信息:
(1)甲公司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5%和7%;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6%、4%和6%。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0万元、3000万元和4000万元。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甲公司经过审计后的财务会计资料显示:资产总额为260000万元,负债总额为80000万元;在负债总额中,没有既往发行债券的记录;2004年度至2006年度的可分配利润分别均12000万元、16000万元和20000万元。甲公司拟发行公司债券80000万元,年利率为4%,期限为3年。
(2)本次发行的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拟订为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甲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认股权证的存续期间为12个月,自发行结束3个月后方可行权。
(3)甲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为最近3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15%。
(4)2006年12月,甲公司现任董事陈某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2005年9月公司现任董事会秘书张某因违规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5)甲公司2005年度的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要求: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的净资产额、可分配利润、现金流量净额、公司债券发行额和公司债券的期限是否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本次发行的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存续期间和行权期间是否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量近3年的利润分配情况是否对本次发行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并说明理由。
(4)根据本题要点(4)所提示的内容,董事陈某、董事会秘书张某的行为是否对本次发行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并说明理由。
(5)根据本题要点(5)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出现的问题是否对本次发行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并说明理由。
3.2002年9月,A、B、c、D四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甲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2006年1月,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依法变更为乙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2006年6月,中国证监会在对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进行检查,发现以下情况:
(1)甲公司全体股东作为乙公司的发起人股东;甲公司的资产以及债权债务全部由乙公司承继(截至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8亿元),乙公司的实收股份总额为2亿元。
(2)乙公司的监事会共有11人,其中职工代表3人,均是通过公司的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3)乙公司的董事刘某拥有该公司200万元的股份,2006年2月,刘某已转让其股份中的40万股,第二年,刘某欲再次转让其股份50万股。
公司财务总监王某拥有该公司1000股,当年一次转让了其所持有的500股该公司的股票。
(4)2006年2月28日,乙公司为奖励本公司职工的辛勤工作,特采取收购本公司股份的方法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乙公司现有的股份总数为20000万股,乙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1500万股的股份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同时,收购股份的资金系从公司的税前利润中支出的,且拟于2007年3月3日,将该股份转让给公司职工。
(5)2006年4月,乙公司为其控股股东A公司的2000万元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乙公司股东大会对该担保事项进行表决时,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的表决权总数为15000万股,其中包括A企业所持的6000万股。A企业未参与表决,其他股东的赞成票为5000万股,反对票为4000万股。
(6)2006年6月,乙公司拟为丙公司1.5亿元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该担保数额达到乙公司资产总额的35%。乙公司股东大会对该担保事项进行表决时,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的表决权总数为15000万股,赞成票为9000万股,反对票为6000万股。
(7)连续90日以上持有甲公司股份18万股的股东李某,认为该公司董事王某在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且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于是,于2006年5月20日向监事会提出书面请求,请求其向法院提起诉讼。6月18日,李某还未收到监事会的答复,遂以公司的名义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8)为甲公司出具2005年度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陈某,在2006年3月10日公司年度报告公布后,于同年3月20日购买了甲公司2万股股票,并于同年4月8日抛售,获利3万余元;E证券公司的证券从业人员丁某认为A公司的股票具有上涨潜力,于2006年3月15日购买了A公司股票1万股。
(9)公司章程规定,凡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讨论决定。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丁公司)是一软件公司,乙公司董事李某为其出资人之一。丁公司于2007年1月新研发一高科技软件,但缺少3000万元生产资金。遂于乙公司洽谈,希望乙公司投资3000万元用于生产此软件。2007年2月10日,乙公司董事会直接就投资生产软件项目事宜进行讨论表决。全体董事均出席董事会并参与表决。在表决时,董事陈某对此投资项目表示反对,其意见被记载于会议记录,赵某等其余8名董事均表决同意。随后,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双双就投资数额、利润分配等事项作了约定。3月1日,乙公司即按约定投资3000万元用于此软件生产项目。2007年8月,软件产品投入市场,但由于产品性能不佳,销售状况很差,乙公司因此软件投资项目而损失重大。
(10)乙公司董事会提名E某和G某作为独立董事候选人,E某直接持有乙公司流通股股票10万股,G某为具有4年从事会计专业研究和实务工作经历的专家。上述独立董事提案由出席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和股东代表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数10800万股(占乙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18000万股的60%)的全数同意通过。
(11)公司监事涉嫌违法违纪被有权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公司主要资产已被冻结。
(12)乙公司所属子公司伪造进出口凭证,虚报进出口经营业绩,累计虚增经营额84640万元,占公司营业额的90%,虚增利润15600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85%,严重损害了股东和其他人的利益。该行为的直接责任人为A某和B某(A某为会计人员,B某为非会计人员;二者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为乙公司出具年度审计报告的丙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c某和D某严重不负责任,未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也未认真审核相关会计凭证的真伪,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尽管属于过失,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述内容,张某认为其股东人数不足五人,因此股份有公司的设立无效,张某的说法是否正确?公司的股份总额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述内容,乙公司的监事会构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多长时间要召开一次监事会?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3)所述内容,刘某、王某转让股份的行为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4)根据本题要点(4)所述内容,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行为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5)根据本题要点(5)所述内容,指出乙公司股东大会能否通过为A企业的担保事项?并说明理由。
(6)根据本题要点(6)所述内容,指出乙公司股东大会能否通过为丙企业的担保事项?并说明理由。
(7)根据本题要点(7)所述内容,李某起诉行为有哪些不合法之处?并说明理由。
(8)根据本题要点(8)所述内容,陈某、丁某买卖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9)董事李某是否有权对乙公司投资生产软件项目决议行使表决权?董事陈某是否应就投资软件项目的损失对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说明理由。
(10)根据上述要点(10)提示内容,E某和G某是否符合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并分别说明理由。
(11)根据上述要点(1 1)提示内容,说明乙公司是否应履行法定义务?
(12)根据上述要点(12)提示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A某和B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c某和D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4.果农李明承包有100亩苹果园,2000年秋季获得了大丰收,但李明不懂得销售的途径和方法,在农村的集市销售量又很小,便于2000年8月20日委托其在市里的远房亲戚李刚在市内代为销售,并处理相关事宜。双方约定,苹果最低每斤0.8元,李刚按销售总额的5%提成,于每次李刚交还款时结算,李刚根据市里苹果需求量大小及时通知李明,以便李明准确向李刚送货。8月24日,李刚就开始积极活动,先后以自己的名义与A市场和B市场签订了每天供应苹果的合同,每斤价格为0.85元;并与杨某等其他商贩口头约定可到自己家里随时提货,价格面议。为寻找上述买主,李刚共花费1000余元。李明的苹果运入市里后,由于质量上乘,销路非常好。李刚见自己以每斤0.85元的价格与A市场和B市场签订了合同,超过了约定的最低价格,遂将多出的0.05元自己留下,以0.80元的价格向李明交还货款。在9月底的一次供货中,由于李刚没有向李明报告市场的需求量,李明按约定依前日的需求量送来2000公斤,结果只售出1500公斤,剩下的500公斤堆放在储藏室内,因多日连降大雨全部发霉腐烂。10月2日,李刚病重不能起床,又未能与李明电话取得联系,在B市场多次催促下,遂委托自己驾车不熟的弟弟李铁向B市场送货,结果车开到水沟里,造成重大损失。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刚为找买主所垫付的费用,李刚可否让李明偿还?
(2)若在李刚答应李明替其销售苹果后,又因工作不顺心,不愿再去帮李明销售苹果,则李刚可否要求解除委托合同?
(3)超过约定最低价的每斤0.05元的利益应当归谁所有?
(4)对于因李刚未及时报告需求量而给李明造成的损失,李明可否要求李刚赔偿?
(5)对10月2 13的损失,谁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6)假设水果市场知道李刚是代李明销售苹果的,若水果市场拉走苹果后一直没有付款,则李明可否直接请求水果市场付款?为什么?
(7)假设B市场不知道李刚是代李明销售苹果的,若李明没有按照约定的日期将苹果运到解放路市场,解放路市场应当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