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淆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的界限。有些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比如材料消耗、车间共同性消耗等计入有关期间费用账户,造成企业产品成本不实,影响当期利润。
(2)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许多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任意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从而提高了企业费用水平,减少了当期利润。比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坏账准备以及工资福利费等,按财务制度的规定均有开支标准,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乱花、乱摊、乱计费用的问题。
(3)利用报销费用方面的漏洞采取多种方式谋取私利。有些企业人员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严的漏洞,采取虚报冒领,涂改发票、伪造发票等各种手段进行贪污舞弊活
动,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
(4)虚列有关费用和支出,人为降低利润水平。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减少长期利润的目的,虚列费用项目或少花多报。
(5)私分商品,或将商品、产品出售后转入“小金库”有些企业以捐赠、报损等名义列支费用支出,但是将商品、产品作为福利分给职工或低价出售收取现金后存入企业“小金库”。
(6)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利用“汇兑损益”账户人为地调节利润水平。会计制度规定对外币账户,应采用月初或业务发生当日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汇兑损益,可以采用集中结转法或逐笔结转法进行计算结转,一种方法选用后年内不得变更。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多种方法人为调整汇兑损益。比如对“应收账款”外币账户,有意按低于账面汇率的期末汇率计算期末人民币余额,使当期发生汇兑损失,减少当期利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