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全面、系统地领会吃透注册会计师考试各门课程的学习要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是广大考生最为关心的话题。下面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对广大考生复习考试有所帮助。
一、全面研读教材
考生往往希望学习和复习的范围越小越好,甚至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辅导老师考前的押题之上,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经验表明,要想顺利通过中级考试,不能放松对教材的全面研读。
会计资格考试的试题基本上是不超出指定教材范围的,指定教材阐述了大量的基本问题,从教材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每个部分都有可能考到。2001年中级会计实务二的一道判断题,就考到了教材上的最后一个问题。考生只有充分准备,在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教材是考试的根本。一般来说,指定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答案标准,你必须按指定教材的内容、观点和要求去回答考试中的所有问题,否则你很难获得高分。没有指定教材而去参加考试是不可想象的。但有了教材,还必须善于总结与系统把握教材的精髓。1998年北京CPA考试状元(5科总分372分)郑晓苹说:“善于总结和系统把握是成功考生复习时的‘常规武器’,也是他们考场上屡次取胜的两大‘法宝’”。所谓“善于总结”就是在仔细看完一篇教材的前提下,一边看书,一边作总结性的笔记,把教材中每一章的要点都列出来,从而让厚书变薄,并理解其精华所在;所谓“系统把握”就是不仅要系统全面地把握每一课程,而且要系统地把握CPA考试5门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每门课程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各个章节割裂开来。比如,《会计》中的“长期股权投资”与“股本”或“实收资本”,“长期债权投资”与“应付债券”;《审计》中的“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等。再比如,《会计》与《审计》,《会计》与《税法》,等等。总之,从整体来把握教材及各课程之间的关系。
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考生宜早做安排。很多考生在学习上喜欢先松后紧,一开始并不在意,到考前突击复习,搞得十分紧张。每年临考之时都有一些学生遗憾地抱怨,再有一周时间复习肯定能够过关,与其考前后悔,不如笨鸟先飞。
强调对教材的研读,是要突出全面理解和融会贯通,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指定教材的全部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研读教材要注意准确把握文字背后的复杂含义,因为指定教材是根据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编写的,而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的语言十分严密,逻辑性极强,要认真把握。研读教材还要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对应考科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
二、深刻把握重点
对教材全面研读的同时,考生也要注意抓住重点进行复习。因为不同科目各部分知识点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每门课程都有其必考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每年的试卷上都会出现,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考生一定要深刻把握,能够举一反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考生在复习中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把握重点,避免平均用力气。因此,全面研读教材与重点把握教材都很重要。全面研读可以使考生在考场之上稳扎稳打,保持良好应试心态;把握重点则能使考生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考试收益,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各科目的重要知识点我们会在今后的栏目中陆续向各位考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