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注册会计师>备考经验

CPA考前指导:妙法突破会计难点

来源:233网校 2005年9月6日

  (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训练学习之后,再来学就容易多了。

  准备期:学习前,请首先测试一下你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掌握情况,先进行一下测试,如果不过关那么你是学不好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测试方法:(注意了)

  1、首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成本法的两条线:

  ★投资时—分红时(分红时注意分的是投资以前的还是投资以后的)

  ★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最难的一笔分录:(想一下在“会计解题妙法之投资篇(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中我是怎么做的?)

  借:应收股利-(一定在借方,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

    贷: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2、然后再想一想权益法的两条线(这一步是关键,必须非常清晰,这关系到权益法到底能不能学好)

  3、想一想线上的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里更关键,关系到最终能不能做对!)

  ★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实现净损益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经过上面的思考回答以下的问题,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如果不能,把03年权益法的考题三遍!:

  问题一:请做教材P89例19中“2000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问题二:找到两个投资点,并计算投资点日,投资单位投资时的两个会计分录(权益法)

  问题三:请计算出再次投资日投资企业投资的账面价值(这里很关键)

  好了,经过准备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妙法学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

  成本法转权益法中最难的就是编制追溯调整分录和再次投资前后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II 1、编制追溯调整分录最难的应该说是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了,也就是分录中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确定了。

  妙法突破:

  ①你必须清楚的知道“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对应的根是“投资收益”

  ②第一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他的实质是什么必须清楚,他是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权益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之差。(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前面我已经给了大家一个妙法计算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的公式,而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很容易求,那么累计影响数不就很容易求了吗!

  ③第二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公式:累积影响数=确认的投资收益-本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千万不要忘记减去成本法下投资方实现的投资收益)

  ④第三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通过分录倒挤(在具体作追溯调整分录时我会具体说)

  这三种方法可以互相验证!

  2、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其实很简单,原则:就是第一次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和再次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分别写出分录一汇总就可以了。这里面的关键是:正确计算两个投资时点日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3、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必须明确指出两个投资点:第一次投资点-追加投资点

  ②必须会求投资点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这里很容易出错,很关键),通过下面的例题可以知道在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题:A公司99年4月1日对B公司投资,占B公司实际在外发行股数的20%,98年12月3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99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99年5月2日A公司收到B公司在98年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20万元,求B公司在99年4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

  解答:所有者权益总额=98年12月3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99年1—3月份实现的净利润-B公司98年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1000+200×3/12-20÷20%=950(这道题就把求所有者权益总额时应该注意的情况全包括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那么大家应该对成本法转权益法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了吧。是不是豁然开朗接下来我将给大家总结一下在做成本法该权益法的题目时应该具体遵循什么思路或说应该有一个怎样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而做到万无一失!最后我将通过轻松过关一P41第三题的第四小题为例给大家讲解,这是一道非常典型非常好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题,大家可以先做一下!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III大家应该清晰的知道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从头到尾的所有分录(按顺序)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思路:首先大家把它分成两个时期:

  期间①第一次投资—追加投资;期间

  ②追加投资后(划分后思路清晰)

  期间①第一笔分录:第一个投资点成本法下的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贷:银行存款

  第二笔分录:分红时(注意分清是投资前还是投资后)

  ①分派投资前的现金股利(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账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②分派投资后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结合妙法做)这一步大家请看妙法学成本法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笔分录了。妙法:

  第三笔分录: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求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时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倒挤)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第四步:投资时、分红时(投资前的利润分配额才会冲减投资成本)

  注意:这一步很容易出错,可以先写出第一个投资日投资时的分录;然后写出分红时的分录—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第二步:差额摊销和实现净利两步—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第三步:形成的-已摊销的—X公司(损益调整)- -

  第四步:看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的变动。

  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第一步:很简单。就是再次投资日投资的账面价值。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第五步:倒挤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第四步:一般对应股权投资准备注意:

  ①如果股权投资差额是贷方,那么也会影响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这里要注意,大家自己思考。

  ②由于投资成本很容易出错,大家也可以先算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然后倒挤投资成本

  ③做完后大家用三种方法验证一下。

  ④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下面这个完整的分录,即使题中没有涉及到,但必须要有一个想的过程,否则会丢三落四。

  大家应该知道:1、实质上这是一个“一变四”的过程。成本法中的一个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变为权益法的四个科目“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第四笔分录:将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准备转入投资成本(为什么?原因:为了使追加投资后的“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余额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后的投资成本明细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注意: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下面这个完整的分录,即使题中没有涉及到,但必须要有一个想的过程,否则会丢三落四。

  第五笔分录: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期间②:第一笔分录:记录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第二笔分录: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借差”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差”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

  准备上面就是整个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步骤。大家一定要按照顺序来想,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大家对成本法转权益法是不是彻底懂了?!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是每年必考的重点,复习的好的考友可能感觉比较简单,但是做起题来恐怕就蒙了,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但相比于所得税结合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联系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下面我们就进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妙法突破:

  学习合并会计报表,就必须先明白合并会计报表的两个最基本的道理,这是前提:(非常关键的道理)

  1、合并会计报表“只调表不调账”,这个道理大家必须清楚。

  2、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的是报表中的项目,而不是会计科目。这非常的关键。

  这是合并会计报表精髓中的精髓!是最基本的道理,常识性的东西!必须明白!弄明白了这两个道理合并会计报表就抓住了关键!

  首先,“只调表不调账”意思是,调的是“表”,而不是“账”,因为他原先母子公司做的“账”是不会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作连续合并抵消分录时要先冲销原来的,还要重新作的原因。

  其次,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的是报表中的项目,而不是会计科目,指的是在做合并报表时你仅仅抵消涉及报表中的科目就行,而不是全部科目。例如: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于子公司,当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时,是绝对不会产生贷方“合并价差”的,这是因为母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反映的金额已经把这个差额包含在了里面,它并不存在摊销的问题,母公司做账时把它计入了“资本公积”,而不存在摊销问题。更详细的解释可以看下面“资产负债表”抵消分录的说明。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轻松过关一P240中的第一题答案是错误的,它是不会产生贷方“合并价差”的。

  在明白了以上两个基本常识之后,就进入了最关键的学习了。

  抓住合并会计报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

  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恢复盈余公积—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提醒大家注意:

  ①千万不要让连续抵消吓住!千万不要把连续抵消想的太复杂了!不就一个上年,下年的问题嘛。

  ②大家在明白了线上的点,做会了教材上的例题后,千万不要让教材误导,就是不要按照教材中讲解的顺序来做题,必须形成自己的一个清晰的思路!在具体讲解完线上的每个点后我会给大家一个非常妙的做题的思路。

  接下来我就要具体讲解线上的每个点如何来做,如何做的巧妙,这是关键!

  与投资有关的三笔抵消分录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抵消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并价差-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已计提的贷:长期股权投资-如果计算它很麻烦,可以先计算合并价差,然后倒挤。

  少数股东权益解释:

  1、里面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根据下面的公式做的: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A)+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这里要么没有但绝对不可能出现贷差)(存在减值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还没有考虑,我想一般不会涉及,不再深究)

  2、里面的“少数股东权益”是根据下面的公式做的:

  少数股东权益=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1-A)(因为是少数)

  3、1和2联立得出:“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4、又因为里面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以有上面的分析可知:合并价差=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合并价差一定在借方二、利润分配表项目的抵消(这是最难最容易出错的分录)

  大家必须知道利润分配表的平衡公式:

  (利润分配来源)期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其它转入=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去向)

  注意:

  1、其中的净利润可分为: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权益

  2、“应付利润”是报表中的项目,是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利润”。不是“负债表”中的“应付股利”。

  利润分配表的抵消分录就是由此而来:

  借: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损益

  根据这笔分录母公司做多少,投资收益为多少,不会涉及股权投资差额地摊销中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注意:(是重点)

  未分配利润

  “应付利润”是关键(今年的重点):这里存在争议,按这里处理。

  如果:2003年2月10日开股东大会分配2002年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分配现金股利50万,2003年的净利润800万,2004年2月1日召开董事会,分配2003年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80万,分配现金股利60万,

  子公司:

  期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提取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800万80万50万(注意:不是60)

  假如,03年5月10日,股东大会决定提取应付利润80万,则提取的应付利润为80万

  三、盈余公积的恢复

  借:年初为分配利润-以前年度

    贷: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本年度

    贷:盈余公积

  注意:盈余公积是根据国家的法定要求提取的,并不会因为编制合并报表而消失;但在上述第1笔抵销分录中,已将子公司的盈余公积抵销,因此,必须将被抵销的盈余公积再抵销,即予以恢复(相当于负负得正)。本笔抵销分录与其说是抵销,不如说是恢复,其实质是盈余公积的恢复。

  同样要注意,提取盈余公积不能写成“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因为抵销分录必须用报表项目,而不能用会计科目。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会计核心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