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注册会计师>备考经验

2007年《会计》科目学习方法及应试技巧

来源:233网校 2007年7月26日
三、考试特点和考生学习方法

虽然教材内容有了重大变化,但是作为一种职业资格的许可,考生应该了解注册会计师考试有着不变的考试特点,它同样会体现在2007年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考试中。
1.
保持覆盖面宽,考核全面,综合性强的特点
《会计》的考题覆盖面宽,考核全面,综合性强是一贯的特点,试题基本不遗漏任何一章的内容,只要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都会在题目中有所体现。这就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大纲的规定内容。
2.
保持重点测试领域一贯的特点
《会计》考题虽然覆盖面宽,综合性强,但考试重点仍然十分突出,在全面考核的同时,突出了重点测试领域。这些重点内容都与注册会计师执业联系密切,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例如,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得税会计、合并与合并报表的编制等等。新准则体系是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的,它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创建了比过去更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所以,围绕着正确提供会计信息、正确编报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是我们《会计》一科考试不会改变的重点内容。
3.
突出基础的特点
新准则的学习和考试都要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基础之上,不可能在第一年考出难度过大的题目,学习和考试都应贯穿基础内容。
根据以上特点分析可以看出,会计考生要想通过考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基础要牢固。
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是通过考试的重要前提。切忌不理解新准则精神实质,只会照猫画虎的学习,切忌不掌握确认计量标准,埋头于会计分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考生必须全面掌握书本内容,准确把握新准则的各项规定,为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重点要突出。
前面谈到考试重点的资产、负债、收入等要素确认、所得税、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等问题,是学习和考试的一贯重点,在这些问题上必定要明确、熟练、融会贯通。
三是对历年试题了解借鉴。
虽然内容变化了,出题方式和出题思路还是需要了解,出题的重点也就可以分析明确。
四是调整学习和应试心态。
1)学习时不要对太多的感到困惑。
新会计准则是为企业处理各种具体交易和事项提供统一基点、平台的一项标准,是资本市场运作的一种重要规则,它首次与国际准则实现趋同,不要说考生,就是专家也感到,所有的会计专业人员都面临艰苦的学习,我们在新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就及时学习和考试是一种幸运。考生要对自己接受的能力建立充分信心。
2)考试时,不要因为紧张、烦躁、疲劳而导致失误。
会计考试3.5小时,其他各科考试2.5小时至3.0小时,所以会计考试时间长,题量大、内容多。考生如果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出现因为紧张、烦躁、疲劳而导致的失误。所以考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心态,做好应付长时间紧张答题的准备。一般认为,要在三十至四十分钟的时间完成全部客观题,其余的时间要用于主观题。
3)不必追求完美,但是不要轻易放弃。
会计考试的主观题往往有多个得分点,如果一个综合题的分数是20分,得分点甚至可能超过20个,也就是每一个得分点也许只有不足1分。一个得分点做对了,就有了这个得分点的分数。所以考生应该尽可能做得多一些。完整的做出所有的题目固然好,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交出完美的答卷的可能性的确不大,考生不必追求完美,但是不要轻易放弃。
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是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唯一认可途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现状,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因为这个资格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我们曾经说过,追求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考生是在追求知识,追求能力,追求作为一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追求公众对其会计专业能力的一种信任。从1993年开始考试以来,截至2006年已经有近14万人通过了全部科目的考试,还有更多的考生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祝我们的会计考生在实施新准则的第一年——2007年的考试中取得成功。

附:中国证监会在2006年末曾经发出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其要点恰好是我们应对新准则新内容重点关注的方面。归纳如下供考生参考。
1.
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2.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上市公司应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应明确区分原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执行新会计准则造成的影响,不得相互混淆,也不得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差错调节利润。
3.
合理确认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上市公司应当关注债务重组中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合理确定债务重组损益。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确定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并谨慎判断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如实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4.
严格划分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谨慎选择后续计量方法。
5.
严格履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决策程序。对于2006年的大额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公司管理层应向董事会提供充分表明转回的合理性和资产价值恢复的证据,如无充分证据表明原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应按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上市公司2007年及以后年度出现重大资产处置,导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短期内大额转出的,应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原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否则按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处理。
6.
严格履行决策程序,合理划分各项金融工具。根据金融工具的持有意图和风险管理目标,合理划分类别并形成明确的书面结论。上市公司不得利用金融工具分类进行利润操纵,对于已经确定类别的金融工具,不得随意变更其类别;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应提出充分证据,并在附注中充分披露。上市公司不得利用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人为调节各期利润。
7.
严格区分各类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上市公司应根据其业务情况和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谨慎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不得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区分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不得利用提供虚假或不实资料等手段将本应费用化的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
8.
合理估计并确定同股份支付相关的参数,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股份支付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9.
严格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不得继续采用应付税款法和原纳税影响会计法。
10.
充分披露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相关信息。上市公司应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的相关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在最近一期定期报告中充分披露企业合并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在定期报告中充分披露合并时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后续变动情况,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
11.
正确计算和披露每股收益。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以及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正确计算每股收益并进行充分适当的信息披露。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判断公司每股收益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对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潜在普通股的,应对其稀释性给予重点关注。
12.
规范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确定关联方关系,对关联方及其交易情况进行充分披露。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会计核心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