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注册会计师>备考经验

过来人自述:我的七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漫谈

来源:233网校 2008年3月5日
 在听到查询电话里的“六十……”,的声音时,我已无心再听下面的准确数字了,心里明白:自己终于完成了一件七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啊,七年,人生的黄金时期能有几个七年,我却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磕磕绊绊地走过了七年,这是怎样的一条路啊。

  1993年,本人从首都某著名财经类大学金融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了某全国性金融机构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着无与伦比的过剩精力,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工资收入更使我们这帮年轻人充满了优越感。1995年,无所事事的我,和几个同样无所事事的同事,报名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而且都是四科全报(当时经济法和税法尚未分科考试),那气势:一年之内轻松拿下。但是,在年轻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要考试了,大家的书还都没怎么看,只好选一门自己感觉好一点的课程突击一下。也许是运气好的原因,自己没做一道练习题、没参加任何辅导班,只是把教材看了两遍,居然通过了大家普遍觉得难的《会计》课考试,而其他同事则一门未过。
 
  第二年(1996年),大家仍是几科全部报名,没报任何辅导班。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事情的影响,再加上自控能力不强,到了最后还是时间不够,只能重点复习一两门。不过由于思想上有所重视,大家或多或少都过了一两门,而我由于家中发生不幸,无暇复习,空手而归。

  第三年(1997年),大家还是把剩余几科全部报名,不报任何辅导班。这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开始为一些其他事情分心,如考职称、考研、谈朋友等等,除了一位女孩全部通过,其他人仍是战绩不佳。

  每四年(1998年),大家报名情况同上,考试结果也与上年大同小异。

  第五年(1999年),自己只剩一门《审计》未过,思想上也很重视,教材细读了三、四遍,习题也都做了二、三遍,考完试感觉也不错,但结果却只差3分。那年,听到查询电话里的“五十——”的声音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之后好几天,心情极差。

  2000年,我只能再考两门:《审计》和五年前已通过的《会计》,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年只通过了《审计》,《会计》还得等待来年。

  2001年,由于原来单位景况不佳,自己换了单位,新单位工作紧张,上班时间也不允许看书,只好下班再学。这些年来一次次进入考场,看到的面孔一次次比自己年轻,自己的自信心遭到一次次的打击之后,今年我终于决定参加一个辅导班。经过辅导班的老师讲解,复习起来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考完后自己感觉一般,没想到却通过了,终于“熬”出来了!

  回首这几年的注考史,颇多感慨,愿一吐为快,希望对后来者能有所启发。

  首先,在自己多位同学一年之内全部考过的对比效应下,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愚钝是屡试不过的直接原因。从小学开始,自己依靠“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上”的奋斗精神,历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而且在1989年高考时位列某市理科每一名。但是,这种“勤能补拙”的信念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场脑力大比拼中被撞得粉碎。

  其次,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花在玩上的时间多了,学习时间肯定无法保证,考试成绩也就不言而喻了。对于我们这帮自控能力不强的年轻人来说,在这方面教训深刻。

  再次,围棋大师吴清源说过,“一心不能搏二兔”,一个人追求的东西太多了,肯定会有得不到的,而注考就成了其中之一。这七年来,我参加了金融英语考试、职称英语考试、经济师职称考试、研究生考试等等各种类型的考试,曾经有一年,平均两个月就要参加一场考试,在如此高强度的考试中,注会考试成绩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后,参加工作后的学习与在校学习情况大不相同,因为工作后,来自工作、家庭、单位等各方面的干扰因素太多,自己如不能妥善处理,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则学习效率无法提高,考试成绩也只能望洋兴叹。

  当然,经历这么多年的失败,在感情和自信心遭到一次次打击和摧残的同时,获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对毅力和心态的磨练,我想自己今后再遇到什么不利的事情,处理起来会更成熟。另外,虽然自己没有从事会计工作,但本职工作与会计关系紧密,经过这么多年的考试,积累了较扎实的会计知识,对做好日常工作帮助极大,目前我在本部门已成了半个会计“专家”。

  兴之所致,有感而发,写了上面的文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会计核心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