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不等于行为。
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首先应该看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时间因素: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一般说来,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