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试题>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2015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专业技能章节习题及答案(21)

来源:233网校 2015年10月3日
导读: 人力资源极速备考:最后冲刺90%必考点,提分15-30分,考前绝密押题+教材考点预测,立即查看>>

2015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专业技能章节习题及答案(21)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专业技能题及参考答案

  11.简述企业培训计划实施全过程的评估与管控的意义。P234

  答:采用监督检查的指标,通过对培训计划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的全程评估,可以实现对培训计划实施的全过程监管和控制,从而使培训需求分析更加准确、培训计划更加符合实际、培训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12.简述企业实施培训计划管理的配套措施。P234~237

  答:(1)企业全员培训文化的培育。

  1)培训文化对培训活动的支持作用:①衡量组织培训工作完整抑或残缺的工具;②体现培训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地位;③检验培训的发展水平;④提高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意识;⑤审查培训与组织目标和员工具体需求的相关性;⑥明确培训的管理目标、战略、组织和职责;⑦体现培训信息的交流、培训内容的资源共享;⑧明确组织的文化及文化的发展需求,并加以传播和建设;⑨明确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营造培训文化促进培训活动的措施:①培训工作要与培训与组织目标和组织战略相结合;培训工作不再只是培训工作者的职责,也成为部门经理的重要职责;培训战略得以体现并能够不断调整。②培训被视为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培训计划更加强调系统性和成长性;培训结果成为组织评估个人发展的重要部分。⑨参加培训者在选择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地点方面有着很高的自由度;员工可以得到培训交流信息;允许失败并将其视为学习的过程。④培训资源社会化;完备的培训信息系统得以建立并良性运作;更进一步强调对培训需求的满足和对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⑤通过培训使组织文化得以更好地发展。培训文化的建设是多层面的,而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培训文化的建设并非培训管理者能够独自完成,受到来自组织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发展组织特有的培训文化是培训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企业全员培训环境的营造。

  1)培训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和作用于培训活动的诸要素的总和。

  2)培训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培训的政治、文化、教育环境、制度设计、组织环境等。内部环境包括培训场所、设备、培训者及学员的观念等。

  3)培训的硬环境包括培训场所、设施、视听设备等方面的条件和状况,这是提供良好培训的重要前提,如果学员在一个很不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训,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4)培训场所的布置应适合培训,如可以提供积极心理暗示的口号、标语牌等,布置要有美感、有吸引力,颜色要热情、明快。舒适优雅的环境和设施,能使学员有好的心情,并使学员感受到培训者对他们的重视,从而积极地参与培训。

  5)培训的软环境包括培训者的培训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学员的态度、培训方法、教学气氛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要尽量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使学员感到舒心满意。培训软环境的好坏,取决于培训者的素质。

  (3)企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1)选择培训师的原则与标准:①具备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知识;②对培训内容所涉及的方面应有实际工作经验;③具备培训授课技巧;④能够熟练运用培训中所需要的培训教材和工具;⑤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⑥具有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⑦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⑧积累与培训内容有关的案例与资料;⑨掌握培训内容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前沿问题;⑩拥有培训热情与教学愿望。

  2)根据课程的性质选择培训师:①一般来说,在对下级主管人员进行培训时,主要是依靠组织内各级主管人员作为培训者。由于上级主管人员和下级主管人员同处于一个组织中,因而他们能结合组织的具体问题进行培训,便于下级主管人员理解和接受。同时,他们的经验对下级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便于下级主管人员的借鉴和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内的各级主管人员是最好的培训师。②技术及管理理论、生产工艺方面的培训可采用公司原来的培训方式,以企业内部优秀技术专家担任培训师为主,根据公司培训实际情况再在外部聘请一些专职培训师。

  (4)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1)培训课程是一个直接用于为企业服务的课程系统,具有服务性、经营性、实践性、针对性、经验性、功利性、时效性等特性。培训课程的特性源于培训活动的本质属性,即培训既属于一种教育活动,同时又是企业的一种生产行为。

  2)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①符合现代社会、企业和员工的需求;②符合成人学习者的认知规律;③体现企业培训的基本目标。

  3)企业培训的基本目标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5)企业员工培训成果的跟进。

  1)为了了解培训的成果,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分析依据,在培训结束后要定期对经过培训的员工进行培训后跟踪,这种培训跟踪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强化和督促受训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自觉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工作。

  2)培训跟踪可采用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跟踪,对关键岗位和重点员工也可采用面谈的方式,为了确保跟踪的权威性,规定受训过的学员必须接受培训跟踪调查,并由企业授权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跟踪。

  (6)全员员工培训档案的管理。

  1)培训结束后,要对受训员工的培训档案和各类培训资料进行分类存档,以便为目后的培训提供参考和将相关的资料提供给人力资源部作为员工考核、晋升、奖励的依据。

  2)培训档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员工培训档案,主要包括员工基本情况、岗前、专业、晋级等培训记录和培训考核结果;另一部分为培训部工作档案,主要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过程记录、培训政策制度及其他文件资料。

  (7)员工培训激励机制的确立。

  1)在实施培训工作中,培训主管部门要制定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将受训人员的参与态度及成绩同奖罚措施挂钩,以监督培训活动的贯彻落实。培训主管人员还要通过旁听或参加有关培训活动、课程,监督检查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2)培训后的考核和管理由培训部门负责。由公司内部组织的培训必须进行考试,包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测试。外派人员的学习,必须取得相关培训单位颁发的合格证书。

  3)培训部门负责员工的培训工作和培训档案的管理,学习期间的表现和考核成绩都要记录在案,与绩效薪资挂钩。

  4)员工参加脱产和半脱产的各类培训期间,凡属于公司计划内的,其培训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还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5)建立员工培训激励、约束和管理机制,是实施培训、考核、使用、晋升、薪酬一体化的根本举措,是员工培训向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6)在建立和健全员工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①全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对重视培训并实现目标责任的给予奖励,对长期不重视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造成企业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滑坡的企业领导者,给予岗位调整。②对员工实行“培训、考核、使用、薪酬、晋升”相配套的终身培训机制,实现培训与使用相一致,使用与结合相一致,使用与晋升、薪酬相协调。③制定“三不准”政策,即不经培训不准就业、不经培训不准上岗转岗、不经培训不准评聘。做到培训符合需求、用人发挥特长、业绩及时考核、劳动获取报酬的一体化。

  13.简述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特征。P238

  答:(1)培训的课程不仅要考虑员工的需求等微观层面,更应该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宏观层面相符。

  (2)在不同阶段,企业的发展策略有所不同,对员工的要求也就有所差异。

  (3)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与管理中,应考虑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战略服务。

  (4)企业的培训课程不能一成不变,变化不仅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企业内部的因素也应加以考虑。

  14.简述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P239

  答:(1)培训课程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企业与学习者的需求。培训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时间短、节奏快,培训周期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条件的快速变化。

  (2)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应体现成年人的认知规律。

  1)由于培训课程的主要接受者是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经验和学习经历,都有自己惯用的学习方法,因此,培训课程的执行要尽量遵循成年人认知规律,注意选择那些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培训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

  2)培训课程的目标大多是具体性的、短期性的、单一性的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准是质量和效益,而不应当是考试分数。

  3)培训课程的宗旨和目标,既有突出的服务性,又有鲜明的经营性;培训课程的内容具有特殊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培训课程的执行模式,更具灵活的经验性和权变性;而培训课程的评价标准,则有必然的功利性和实效性。

  (3)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1)培训课程就是一个系统,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培训课程设计必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将课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

  3)培训课程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有机组合的系统,各个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15.简述企业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P240~241

  答:(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应达到的标准,应根据环境的需求来确定。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可以是学科领域内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技巧,也可以是过程、程序、步骤、规范和标准。

  (3)课程教材。课程教材是将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员的载体,既包括精心编写的教学大纲,也包括报刊上的相关论文与案例,以及配套的音像教材、参考读物、学习指导、辅导材料等,形象地说,课程教材是一个囊括所有学习内容的资料包。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学习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它与课程目标直接相关。好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体现课程内容,并采用配套的组织与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5)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主要指教学程序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它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是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6)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用来评估学员对学习内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程度。课程评价的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种,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定量的测定上,衡量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7)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面向学员的班级授课制和分组式授课制。后者是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的不同,将学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培训,它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常被企业采用。

  (8)课程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一般有以下几个途径:

  1)课程设计者要巧妙地配置有限的课程时间。

  2)教师要使学员在整个课程执行期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科学地安排课后作业,有利于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9)课程空间。课程空间主要指教室,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场所,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研讨室,甚至运动场等。

  (10)培训教师。

  1)培训教师根据培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求而定,是培训课程的执行者。

  2)培训课程要求培训教师的能力广泛,能驾驭课程,引导学员达到课程目标,但不一定是职业教员,也不一定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3)目前培训教师的组织形式突破了“一个教师上一门课”的传统,而是由课程主持人来组织,挑选在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有不同优势的人员来组成课程组,执行“教书育人”的职能。

  (11)学员。学员是培训课程的主体,他们不但是课程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一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应全面考察学习背景和学习能力,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培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培训效果最佳、效益最优。

章节习题:2015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专业技能章节习题及答案汇总

模拟试题:201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模拟试卷汇总

交流平台:人力资源考试qq群--292566001 微信个人号:px3063458751

 快速通关:201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二级/三级 VIP班同步开课 免费试听

  扫二维码下载233网校APP:

233网校二维码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