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意识上看李明博的道歉
上任87天,等待韩国总统李明博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支持率的持续下降,为挽回民心,李明博不得不发表电视讲话向国民道歉。
当初以“大韩民国首席执行官”而自豪的李明博承认自己的错误,说明他认识到当前的情况有多么严重。
表面上看,这是施政方针的不恰当或失误,其实,从深层次看,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偶然,假如李明博总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可能还会有第二例,第三例… …
大家知道,李明博是管理过大公司的,是CEO,经营公司他从一介寒儒取得今天的成就,他无疑是成功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他治理国家的成功。务实政策的出发点没有错,但要搞清楚实施的对象是谁?治理一个国家和管理一家公司是不同的,即使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主观上都是个人魅力和治理方针主导着大局发展,但实际上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结果是不相同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意识形态是人的本能表现,处于不同的位子可以看出人的思维定势。李明博总统的道歉,就是错在意识上的“大同”。这一点对于我们大多数的管理者要引以为鉴。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何等的洒脱,但不同的人理解的意义是不同的,此话含义的内核是希望从政者找出两者相关的联系,并不是一味的去模仿和定性。因为,厨子毕竟是厨子,厨子是不能治理好天下的。
国家,天下者,以民心为本,引导民众正确的思想方向,建立和谐的社会氛围,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促进国家的一体化进程。治理企业则不同,追求利益的化是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在利润面前,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环境,创新竞争力,扩大市场空间,同样,为了利益,企业还要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正面形象,建立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促企业的良性发展。
用管理之心去治理国家,行吗?
我个人认为,不行,学其神,而不是取其形。
在我们公司中,我们也有不少管理者犯过去这样错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对工作也是很有信心和热情,甚至于是行业的者。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不是业绩不行就是团队不济,他们也是要学会道歉的。
位置变了,我们的心也要变。
而我们的管理者在上升到另一层面的管理者或是权限的决策者时,上升的是职务,但是他们的管理风格和意识形态还是站在原处,没有摆正自己的位子,只会让下面的执行者无所事从。以管理看决策,一叶障目,而会失去整个森林。现实表明:从执行者到管理者,往往会有本位主义,很自然的重视细节,却会忽略方案的连贯性和时效性。
治理国家是要富国强兵,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藏富于民正是这个意思。而公司,利润总是向上集中的,权益总是集中在大股东手上,为了追求赢利,裁员和策略调整是必要的,公司不会承担它不该承担的责任。
其实,即使在公司内部,执行者和管理者的经营角度也是不同的,更何况是从政与从商的两种意识形态呢?大韩民国的总统李明博总是以“大韩民国首席执行官”自居,家国天下岂能混同?
举个例子:在医药公司选择终端方面,执行者和管理者考虑是不同的,从执行的角度看,执行者只关心那些能出量,能促量的终端或是有一定潜力后备开发的网点。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总是会考虑到整个市场推广策略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在终端选择上,首先会考虑到销量点,但还会考虑开发展示终端(求宣传面),样板终端(求公共社会效益),战略终端(以压制竞争对手,抢占出货点),关系终端(出货方便,利润大)等。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情况发生了变化,就不能用固有的思维去看待“新兴的环境”。
立场不同,站在13楼,不一定比站在1楼看得清楚。
当初以“大韩民国首席执行官”而自豪的李明博承认自己的错误,说明他认识到当前的情况有多么严重。
表面上看,这是施政方针的不恰当或失误,其实,从深层次看,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偶然,假如李明博总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可能还会有第二例,第三例… …
大家知道,李明博是管理过大公司的,是CEO,经营公司他从一介寒儒取得今天的成就,他无疑是成功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他治理国家的成功。务实政策的出发点没有错,但要搞清楚实施的对象是谁?治理一个国家和管理一家公司是不同的,即使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主观上都是个人魅力和治理方针主导着大局发展,但实际上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结果是不相同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意识形态是人的本能表现,处于不同的位子可以看出人的思维定势。李明博总统的道歉,就是错在意识上的“大同”。这一点对于我们大多数的管理者要引以为鉴。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何等的洒脱,但不同的人理解的意义是不同的,此话含义的内核是希望从政者找出两者相关的联系,并不是一味的去模仿和定性。因为,厨子毕竟是厨子,厨子是不能治理好天下的。
国家,天下者,以民心为本,引导民众正确的思想方向,建立和谐的社会氛围,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促进国家的一体化进程。治理企业则不同,追求利益的化是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在利润面前,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环境,创新竞争力,扩大市场空间,同样,为了利益,企业还要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正面形象,建立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促企业的良性发展。
用管理之心去治理国家,行吗?
我个人认为,不行,学其神,而不是取其形。
在我们公司中,我们也有不少管理者犯过去这样错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对工作也是很有信心和热情,甚至于是行业的者。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不是业绩不行就是团队不济,他们也是要学会道歉的。
位置变了,我们的心也要变。
而我们的管理者在上升到另一层面的管理者或是权限的决策者时,上升的是职务,但是他们的管理风格和意识形态还是站在原处,没有摆正自己的位子,只会让下面的执行者无所事从。以管理看决策,一叶障目,而会失去整个森林。现实表明:从执行者到管理者,往往会有本位主义,很自然的重视细节,却会忽略方案的连贯性和时效性。
治理国家是要富国强兵,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藏富于民正是这个意思。而公司,利润总是向上集中的,权益总是集中在大股东手上,为了追求赢利,裁员和策略调整是必要的,公司不会承担它不该承担的责任。
其实,即使在公司内部,执行者和管理者的经营角度也是不同的,更何况是从政与从商的两种意识形态呢?大韩民国的总统李明博总是以“大韩民国首席执行官”自居,家国天下岂能混同?
举个例子:在医药公司选择终端方面,执行者和管理者考虑是不同的,从执行的角度看,执行者只关心那些能出量,能促量的终端或是有一定潜力后备开发的网点。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总是会考虑到整个市场推广策略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在终端选择上,首先会考虑到销量点,但还会考虑开发展示终端(求宣传面),样板终端(求公共社会效益),战略终端(以压制竞争对手,抢占出货点),关系终端(出货方便,利润大)等。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情况发生了变化,就不能用固有的思维去看待“新兴的环境”。
立场不同,站在13楼,不一定比站在1楼看得清楚。
相关推荐
- HR之四大个胜任力 2010-10-15
- 高学历员工的管理技巧 2010-10-15
- 如何避免企业中的“狗熊掰棒子”现象 2010-07-20
- 人力资源管理之与员工做绩效沟通要避开七个陷阱 201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