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得很好的企业里,沟通不只是一种工具,它代表这个组织的精神,也就是每个成员彼此之间,都能够和谐而有效地共享。
某公司的经理和部门主管都认为和员工之间的沟通相当顺畅,而员工也都对现况感到满意。可是后来管理顾问公司针对沟通的问题,对员工的想法和反应作了详细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员工大多认为主管只关心公司的获利状况,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利益,并不关心员工的福利;同时,员工也认为主管的工作既轻松又舒服,因此拿那么高薪水是不合理的。由此可见,员工心里积了那么多的不满情绪,但主管们却丝毫都没有察觉。
造成沟通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沟通的本质和目的缺乏了解。
沟通的原则
沟通的成效
必须视对方如何理解讯息
如果某部门主管告诉助理,你可以立刻把这件事办好吗?对助理来说,这句话是主管下达的命令,或是他的请求,完全要靠看主管的语气和表情来决定。因此,假定这位主管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助理本人不在办公室里,也没有其他人在现场,那就没有沟通可言了。由此可见,一定要有讯息的接受者,才能算是沟通。而沟通是否有效,则需视接受讯息的人如何理解而定。
有几个因素会影响接受讯息者如何理解别人的意思,其中包括接受者的教育背景,过去的经验,以及当时的情绪等。如果进行沟通的人不了解这些,那么沟通是不会有效果的。因此,当主管和一个识字不多的人说话时,他必须使用对方熟悉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沟通效果。
沟通的影响力是由讯息接受者的期望来主导
人们通常只会理解心里所希望看到、听到的事情。因此,对沟通的人来说,有必要知道对方的期望是什么。如果某个基层主管平常动不动就骂人,当他忽然称赞一个人的时候,或许反而会被误解,因为这实在是很不寻常的举动,是预期不到的。公司员工通常也会把主管的主动沟通当成是一种洗脑,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剥削他们。
沟通的目的是因为对别人有所要求
如果没有必要的话,人们是不会进行沟通的。每个人在沟通的时候,都希望能够达到某种目的。例如,借沟通来传达命令、指导、斥责、或娱乐他人等。而达到沟通效果,必须对方刚好有心情遵循规定、了解别人、改正行为、或者是接受娱乐。如果主管一天到晚要求员工努力工作,通常员工都不会把话听进去,因为他们的利益和价值观都和主管不同。
过度或不相干的报考,有时候反而会破坏沟通
提供报考并不代表沟通。例如在股东大会里,每位股东手上拿的财务报表,里面所记载的都是报考,但主席所发表的演说,才算是沟通。当然,沟通的效果要视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定。也就是说,这种沟通方式必须以报考为基础,但基本上,沟通和报考的提供是两回事。
对沟通来说,报考或许是必须的,但过度的报考则可能反而会妨碍沟通。报考就像探照灯一样,光线太强的话,会让人睁不开眼睛;同样,过多的报考,会使人产生混淆。
如何改善沟通
就像上面所解释的,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甚至于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做得到的事。不过,可以尝试用目标管理的方法,为这个难题提供答案。在这种管理原则之下,老板和属下可以讨论企业的目标、计划,也可以讨论并解决目前碰到的问题。由于老板和员工都想达成企业目标,因此双方的想法有个共通之处,彼此更能了解对方,就算是最后主管无法接受员工所提的建议,主管还是了解员工对问题的看法。相对的,员工也更知道主管怎样看事情。双方的沟通,自然也就改善了。如果主管定期评估表现绩效的时候,也能采用同样的方法,那么双方的沟通也会有所改善。
如果真的有心要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请先正确地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应该说什么?
应该对谁说?
什么时候该说?
如何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