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求必应,你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你事事要占上风,日后谁还愿意跟你打交道?COSMO请来专家,教给我们谈判的技巧和分寸。
作为女性,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喜欢谈判,无论运用何种方式,后果似乎都无法令人满意:温和主义使我们让步,感觉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闷闷不乐;强硬主义似乎一时可以得逞,却威胁到我们和他人长远的关系。
我们发现:雄心勃勃的人和胸无大志的人比起来总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在与人谈判时回旋余地更大,而且因为他们不会轻易接受远离自己目标的条件。但女性一般来说容易目光短浅,或迅速让步或咄咄逼人,缺乏谋略。不管是哪一种,大多数是因为女性对自己谈判的能力缺乏信心所致。
可以先从谈判小的问题开始,逐渐过渡到重要的事情,比如在市场上就1公斤西红柿讨价还价,然后去看看如何以最好的价钱买到公寓;试着和女朋友们去度周末,说服男友心甘情愿地同意;然后去和老板谈判你的升职,向客户争取一笔大定单。你越是有经验,就越从容越有信心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你也就越有机会成功。
☆避免争执
对女性的忠告:不要揭开自己的面纱。一个过于自信和进攻性的女人总是容易招致对方的敌意。所以,在走向谈判桌的时候,最好不要像是走上战场。男人大多使用此种计策,以便从心理上战胜对方,但是女人使用此招却会使对方反感。因此,应该放下巾帼不让须眉的架势,要展示女性温柔的一面。
所有研究表明,影响对方是进行谈判所必需的条件,所以,女性应该首先得到对方的欣赏和喜爱。具体讲,这意味着要态度友好合作,面带微笑,神情放松,关注对方。这对一些女性来说可能不太公平,因为她们喜欢更富于战斗性的场面,但我们必须现实一点,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此种方法最有效。
☆抓住问题
与对方合作,就是要就事论事,而不是把对方当作进攻的对象。作家Roger Fisher 和William
Ury在《让对方说好》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谈判即是合作”的概念。这种技巧很适合女性,她们平常已经不自觉地采用此方法,经常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但是要注意,了解别人的利益并非是加以认可,更不能因让对方处于困境而感到愧疚。你的底线是肯定对方有能力保护自己。最后,注意不要让自己的所有感情外露。有些情感可以帮助你实现目标,但不是愤怒,也不是沮丧,而是热情和幽默,这两种情感很有感染力。
☆巧舌如簧
穿上你的和服,摆出柔道的姿势。当谈判对手拒绝合作时,当他采取僵硬的立场向你挑衅时,不要反击,这会使谈判演变成个人之间的对立,并最终搁浅。在这种情况下,要深呼吸,稳住劲,就像在武术中激烈的对打时,情绪要稳如泰山,善于利用对手的力量致胜。
举一个例子:你提出请求在星期五休息一天,而老板却坚决拒绝。你可以这样对老板说:“我明白您不赞同我这个要求,我想这会给您带来困难,究竟是哪些困难呢?”老板会对你说:“没有人能代替你,你提出这个要求不是时候。”“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需要这个星期五做一次实习(或是上课,或是照看我的孩子)。您觉得我哪一天休息不会给您带来问题?”显然,这样的对答不一定能保证你的要求得到满足,但你毕竟尝试了,使双方都能了解各自的需求。这样总会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越来越多的男人也学习这种谈判技巧。因为这种技巧对双方都有益处,不会让任何一方感到是失败者。另外,它不会破坏双方之间的关系,反而会改善双方的关系。对于一个女性来说,保持与老板和同事的良好关系比争取加薪更为重要,因为要求加薪而产生摩擦是得不偿失的。这个技巧在职场上或是个人生活中都可以派上用场。
☆敢于要价
在准备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要求时,很多人心里像揣个兔子,忐忑不安。在美国,刚刚出版了一本新的畅销书,名叫《女人不提问题》,它揭示了女性常有的毛病。大部分女性都害怕和上司谈论薪水的问题,而男人则把这种谈判当作一个刺激的游戏。所以,20%的女性一生中从未尝试去谈判薪水,即使那些自认为是工作上的谈判好手,能够狠狠地向供货商杀价的人,也不愿和老板谈工资问题,虽然能在嘴上表示一下抗议,最后还是被动地接受。
男人的做法与女性相反。他们不仅与老板谈判第一份工资,也谈加薪、更换岗位、争取奖金等问题。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男女之间的差距就越拉越大,男人和女人虽然以同样的能力开始工作,等到临近退休时,双方的工资差距能达到几倍之多。
☆毫不犹豫地提出问题
你以为只要勤奋,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吗?你期待着别人会祝贺你工作出色并因此而奖励你吗?很遗憾,你可能会陷于遥遥无期的等待之中。在此期间,别人会走上你所梦想得到的岗位,并承担你想要得到的项目。要得到某件东西,应该从“张口”开始。
女性一般认为自己不能掌握局面,提出自己的要求是没有意义的。这也不奇怪:过去的女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二十年来,我们的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可在职场方面,仍然是男人一统天下。除此以外,还有文化上的歧视,它教给女孩们的就是不要提出要求,而是被要求(被请求跳舞,被求婚)。而人们教给男孩子的,却是要自信,要争取自己想要的,而女孩却被鼓励呆在一边,去关心别人。她们最终认为,如果事情会变化,自己就会得到通知。其实,那些敢于提出自己要求并努力争取的人往往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