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北京的房价让人瞠目,但无论多贵都有人买;车展会上的那些外国名车每辆都好几百万,可一辆也剩不下;外刊报道,去国外旅游花钱最冲的一水儿中国游客……但在北京这座现代化的都市中也有一家三口收入不足千元的。有专家称“中国目前不仅功能性收入差别拉大,结构性收入差别也在拉大,社会在不断分化”。
辛苦才能换来钞票
杜杨(外资企业财务人员)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国企,后来考进外企。现在这份工作特紧张,我都忘记泡上一杯茶再看会儿报纸是什么滋味了。其实,关键问题还不是工作期间的满负荷和超负荷,而是工作之后的充电。在外企工作的最大收获就是觉得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大学里的那些知识根本不够用。
有朋友说我现在的收入蛮不错,的确,我现在的工资是过去的好几倍,可以说,平时上商场超市什么的,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购物,但收入和付出绝对成正比,辛苦才能换来钞票。这种辛苦不仅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整个人都跟机器一样,尽管学习是充电,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工作,为了挣钱。
现场说话(某酒店客房部副经理)原来,我以为自己的收入可以,平时还真有点儿沾沾自喜,但这种美好感觉却在接待了一批香港游客之后消失了。其中有一位客人是做饭店的,而且也是客房部副经理。闲聊之中,他说出的年薪价位令我大吃一惊。
男人要选好行业
张平(某大型国企二级公司副经理)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言外之意是指一旦干错行业不仅受累还挣不到钱。这几年来,我对这句话的体会太深了,行业和行业之间在获得报酬上是没有可比性的。有人说国企收入低,那要看什么国企,有的国企收入非常好。
我是学计算机的,大学毕业进了电脑公司,后来又调到一家外国品牌的计算机服务中心负责维修工作,月收入5千块左右。表面上我挺风光的,收入不低,但我回到家里却要承受这种反差带来的心理障碍。北京胡同的那种小平房,又黑又潮,冬天取暖仍旧是蜂窝煤炉子,最让人别扭和难以忍受的是不管刮风下雨,也得上公共厕所。我一直想在外边租一套条件比较好的楼房,但那么高的月租又不愿意往出拿。买房,更不愿意给银行当打工仔,而且,贷款就是欠债,让人心里不踏实。
正巧,赶上有个招聘会,一家大型国企要建一套内部管理的电脑网络,我被录用了。工作完成后,我写了个工作总结,结果总公司领导说我文笔不错,而总公司那会又缺一个办公室副主任,人力资源总监便找我谈话让我兼一下,又兼职干了一年多。后来,外地分公司调整,我被任命为副经理,从此,不光收入上去了,房子解决了,连整个人的心态都好起来,干劲冲天。
我觉得缺乏人才是全世界的普遍性问题,不要抱怨,看准了就跳槽。当然,首先要有专长,另外还要不满足现状,如果我满足几千块钱收入的现状,估计这会儿还在胡同里住着呢。
现场说话(某重点中学高中生)有一次,我去北京图书大厦,看见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在抄书,我心里一动,走过去问他干吗那么费劲?他没说话,我告诉他别抄了,那本书我家有,可以送他。但他说不用,挺要面子的。我是诚心诚意的,每年我都得买上千块钱的辅导书,有的书特新。
实力是第一位的
黄行常(职业经纪人)
我是什么阶层?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论身份,自己应该在“白领”之内,因为从收入上我属于中高等,也是非体力劳动者。其实,把我归入哪类都无所谓,做不做白领又有什么意思,关键问题得干活,不干活没饭吃。叫“白领”、叫“金领”都没什么实际意义。
现在很多地方把被打卡机管理上下班的人叫“白领”。咱们的白领徒有虚名,在西方国家,银行的高级职员绝对属于白领。那是一群足以让年轻人效仿、并且有可能当做一种目标来争取实现的阶层。但他们不是,理由有两条:一是虽说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本身就面临着一种挑战,因为工作内容决定了从业者的高效率和高素质,每时每刻都要不断努力学习,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是与世无争,平淡平和,个人在努力学习的时候必须迈过一道观念障碍;二是发达国家的白领阶层的确可以演绎出一套有别于其他阶层的生活方式,他们不行,充其量利用节假日去健身。一个阶层的产生需要一种合适的土壤。
说起来,我做经纪人也是一点点熬出头的,都说打仗看实力,其实,干什么都靠实力。现在,不劳而获已经不存在了。
现场说话(某杂志社编辑)有些人特爱给自己弄个名分,我估计名分就是阶层了,过去有按行政级别分的,什么处级、局级、部级;还有按职称系列分的,什么教授啦、中级编辑啦;现在又弄开了“白领、粉领、蓝领”什么的。我认为衡量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主要还是看他创造财富的能力。
阶层也有不确定性
石风启(某三级甲等医院医生)
你说我是什么阶层?如果算白领,可我看人家发达国家的白领阶层是有闲暇时间的。我在工作上和他们一样全身心投入,但我没有他们的休闲方式,缺了很重要的一块。在欧美发达国家,白领的确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人们也把他们称为中产阶级。他们百分之百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一般从事非体力劳动,工作岗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有着中高等的收入,工作时认真负责,休闲时轻松洒脱。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真正的中产阶级尚未出现和形成群体。于是,一些年龄轻、学历高、收入不错,从事金融、保险、证券、计算机、房地产、广告、报刊以及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的打工仔们便堂堂正正地成了当下的白领阶层。
咱中国的白领阶层并不稳定,如果我病倒了,收入锐减,我还算什么白领阶层?有时候,我都劝自己差不多就行了,为了赚钱别把命搭进去。
现场说话(某文化传播公司策划)现在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据我所知,很多领域或者说很多行当都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外人很难进入。圈子是一种组织资源,利用这种组织资源可以形成一种经济资源,但这种资源外人无法分享,这不正常。一个社会要不断给那些想翻身的人提供机会,社会才有活力。
白领的工资不好挣
陈小姐(英资公司经理秘书)
能够进入外企,几乎是绝大多数年轻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美好事情,很多人在读大学时就把进入外企当做自己努力的终极目标。我做秘书已经快两年了,之所以还在坚持,一是当初谋取这个职位非常艰难,二是眼下的这份薪水足以让我一走出这个办公室之后就挺起胸膛,三是不能老跳槽,每跳一次就要重新开始一次,特别累心。
其实,外国老板还是很会算计的,一个外方顾员的工资是中方顾员的2至3倍,还要提供住宿和年假。但他们一方面使用便宜的劳动力,一方面却骄傲自大。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走过了那么多年,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管理体系,而我们中国人的学历再高,生长环境提供给人们的还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我坐在秘书室经常听到那个英国佬阴阳怪气地给中国顾员“上课”,心里挺不是滋味。好在我和那些顾员知道有必要好好学习,否则这种文化背景的冲突就让人受不了。
还有就是做为一个秘书必须要了解上司的心理,要学会察言观色、机智灵活,业务上的事情好说一些,因为客户大多是中国人,但其他方面配合起来就有一定难度,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掌握他们的思路就比较困难。女秘书和男上司之间最容易产生新编故事,如何慎重处理要花费很大心思。比如说他请我吃饭,我就要摸清他请客的原因,如果这个原因站得住脚,我会欣然前往,如果自己认为他请客的原因不合适或者模棱两可,我会婉转地拒绝。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在周旋,什么时候周旋不下去了就不干了。
现场说话(某商场内退职工)改革开放好多年了,有些人赚钱了,尤其是敢想敢干的那些人,但有钱的是什么阶层需要仔细界定,因为有钱人的身份很复杂,我儿子同学的父亲只不过是一个副处长,但包括他请我儿子和同学们的客都能报销,你说副处长那家人是什么阶层?他家的花费和身份不大相符,这样的情况多了。
家长是什么阶层得孩子自己体会
老刘(编剧)
我觉得家长是什么阶层要孩子自己去体会,说起来我的收入还可以,但我没买车,总觉得一个经常闷在屋子里写作的人没有必要买车。我的房子也不大,两居。结果,我的作法被女儿误解,她认为我并不富裕。当然,这和我总是阻止她随便花钱有关。她让我贷款买套大房子,我说够住就行了,女儿旁敲侧击说我观念落后,花钱太小心。我说:“你将来上大学的费用会更高。”她分辩道:“您和我妈还挣钱呢!”我说:“那过日子也不能一点积累都没有……”
有一天,女儿从同学家回来就对我说那个同学家房间多得跟迷宫一样,和饭店一样看不见空调,可房间里特别凉爽。还说同学自己的房间就有卫生间,特方便巨隐蔽。有些同学家庭生活条件的确非常优越。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20年间,我的很多同龄人抓住了机会,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新的阶层。我担心女儿被那种表面现象所蒙蔽。其实,我很努力,遗憾的是,我的努力在女儿那里并没有什么具体回应。我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无情地展示给女儿:我没车没房没什么存款。所有显示成功标志的东西,我一样也没有。我不能责怪女儿看问题功利、物化。他们是很实际的一代中国人。
现场说话(汽车经销商)中国富人积累资金的时间才短短20多年,尽管经济发达地区,诸如江浙和北京中关村等地的千万富翁一抓一大把,但和发达国家的富豪们比还是差远了,人家经历了几代人,生活方式和观念上比咱们的富人进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