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退货引发的思考
我曾经在松下待过一段时间,发现他们在客户退货后的表现很值得我们反思。
当时一名客户退货,总经理得知问题后将研发、制造、销售、采购、客服五个部门的经理召集到一块,要他们第二天作出一个回复。研发部门经理回去后会想,可能是研发产品时制造与设计有差距才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制造经理回去后会想,可能是制造时的操作上有误……每个部门的经理都首先对自己部门进行自我检查,找出可能出现的错误。结果第二天每个部门都能提交一份改进的方案,产品的性能也会越来越高,问题自然就减少了。
而在有些企业,同样的事例同样的工作人员应对方法却不一样:在客户退货后,研发、制造、销售各部门的经理在知道问题出现后,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一定是别的部门出错,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会议当然就得别的部门提议开,如果自己主动要求开会讨论问题所在不就是承认问题出在自己吗?每个部门经理都这样想,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迟迟得不到结果,问题当然也得不到解决。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使然。
混沌管理要不得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喜欢经常去人才市场观察,并去研究一些问题。有一次我去人才市场,看到了一家顺德公司的招聘,一些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对一位应聘的年轻人非常满意,在一场拉锯战谈好试用期的薪水后,应聘者开始跟主管讨论转正后的薪水问题。
应聘者:我的试用期过后给我多少的薪酬待遇呢?
主管:要看你的表现如何才能定。应聘者:如果我表现得很好呢?
主管:我们这里要求很严格,没有很好,所以不能把话说死,最多是只要比较好。
应聘者:如果我表现得比较好,那我的薪水会是多少呢?主管:看情况。应聘者:大家都说我好,给我多少薪水?主管:不一定。
为什么这位主管一直不能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明确的答复呢?就是因为公司没有一套完善的标准去介定薪酬待遇。
精彩问答:考虑差异化制定考核标准
问:绩效考核运作时常以目标为导向,但实施到个人身上时,地域等客观条件的差异会对其绩效考核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使绩效考核存在不公平性,应该如何应对?
胡八一: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绩效考核是一个比例,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因此对考核结果的评定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显而易见的,在华南卖出100台电脑要比在西北卖出100台电脑容易得多,因为在华南的销售基数更大。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在制定评定标准时就因地而异,这样才能保持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问:工作内容的不同也会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绩效考核时结果有差异,比如销售人员因其工作涉及与人交流的内容较多,理解能力比较高,打分会高一些;而行政人员则因为其工作内容条框限制较多,打分会低一些。这就造成了公司文化的不统一,为了尽量达到统一就会出现都把分打高的结果,这样的绩效考核就失效了,对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
胡八一:对考核数值结果的处理,无外乎两种:一是交叉打分法,另一种是尽量地将定性转移。我们在设计问卷的时候可以尽量将定性的打分项目转化成定量的,这样就不可能打人情分。比如说给一个食堂卫生方面打分,就可以从它打扫多少次,有没有灰尘等等具体的事项去设立打分项目。只要问卷问题细分,打分的随意性就会降低,从绩效考核结果就应该能看出来员工的工作哪些做得好,哪些还有差距。从这也可以看出,绩效考核针对的是工作表现,而不是针对人。
工资与绩效挂钩应适度
问:基层员工工作绩效对公司效益影响似乎不大,那么他们的工资是否有必要和公司绩效挂钩?
胡八一: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都与公司的绩效有关,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所以这一情况就见仁见智,可以挂钩但是要注意适度,稍微过分都可能引起基层员工不满,因此如果挂钩一定要谨慎,特别要注意前期的导入。
问:我们公司是一个贸易公司,因为有固定的货单来源所以工作没有压力,公司的氛围也特别和睦,这样却导致了公司的绩效考核失效,长期以来都无法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胡八一:企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你可以把公司的绩效提高,企业的绩效可以分解到岗位上,这样员工就有有压力了。如果企业的发展是计划性的,也可以从其它方面去提高,比如降低成本、服务的提高。
绩效考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问:我们公司是酒店,因为服务行业的属性决定了员工没有假期,现在快到年底了,很多员工积极性都会下降,应该如何通过绩效考核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呢?
胡八一:绩效考核不是解决员工工作积极性问题的灵丹妙药,做得好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但也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要提高员工积极性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绩效考核。
你这种假设情况本身就存在问题。大家都应该有过亲身体验,刚到一个新公司时自己的积极性都会很高,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积极性就会下降,而且这还不仅仅是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你们要做的是如何保持员工的积极性,不让它下降,这不是单单绩效考核就能解决的,需要整个工作环节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