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表现不怎么理想,所以今年你的奖金……”小李听到这样的批评,实在很不服气:“那你说我到底要做到怎样才算理想?”小李向经理抱怨申诉。
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对话,考核制度也做了,究竟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平息众怒呢?有关“绩效考核”课程不断开班,主管听了又听,问题却仍还存在,在我看来,这全然是考核制度本身的程度问题。
评估人应该是专家而非主管
如果说一位员工的主管,他的程度不如部属,那他如何来考评部属?当然能身为主管,一定具某项专长,不过或许其他部分却不如部属,毕竟全能的主管并不多,所以由主管来评估部属,往往千疮百孔。例如“沟通能力”评估,如果这位主管本身都不一定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他怎么来评估部属?
评鉴项目包括哪些?
我曾经应聘某外商公司替该公司干部级员工做才能评鉴,目的是“外来的专家,比较敢说真话”,一方面是“印证主管的判断”。
要评估“绩效”,应该先评估“能力”,也就是“员工评鉴项目”,千万不能把另家公司的拿来抄一抄,因为每一家的需求不一样。“评鉴项目”主要有3个范围,即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工作绩效,以下为简要说明:
1.工作技能:例如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产品知识、证照等。
2.工作态度:品德、人际关系、私生活、敬业观念、出勤纪录等。
3.工作绩效:当然就是生产数据有关的纪录,这是具体的绩效。
员工对评鉴结果的期望
1.我怎么做才会增加薪水?
2.谁来评鉴我?他能让我服气吗?
3.我的未来升迁怎么安排?
4.公司怎么帮助我增加工作能力?
5.我的困难是什么?公司知道吗?
确定组织内的生涯路径
所谓生涯路径(CareerPath)是指一项工作职位进发到另一项工作职位的管道或技术要求,透过这个计划,可以让组织成员清楚的看清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层级,并且知道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进修指标。
很多公司都不会告诉员工这种计划,因为公司自己也没有前瞻性的长期计划,员工也只好跟着混。不过我建议,若是公司能够从重视员工的人性需求这种“小工程”做起,把员工当成公司资产,加以定期评鉴,员工会因为被重视而更加看重自己,当员工都能自重,就能自发自励,进而提升了公司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