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采用FIDIC合同88年第四版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外墙采用灰砂砖,内墙采用轻质陶粒砖。图纸中没有明确要求砖墙与混凝土柱、梁、墙、板接触的地方挂批荡铁丝网,承包商也没有报价。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要求承包商按规范要求在砖墙与混凝土柱、梁、墙、板接触的地方挂300mm宽的批荡铁丝网,承包商报来变更单价。
就该不该批价,怎样批价,业主的造价控制部门内部有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不该批价,理由如下:1、虽然图纸没有明确要求挂铁丝网,但规范中对此有要求,按照合同解释顺序,规范优先于图纸,这属于承包商漏报项目,而合同要求承包商对其投标报价的完备性负责,因此漏报挂铁丝网项目属于承包商自己的风险,由承包商自己承担;2、承包商在技术标中明确提到:“墙与混凝土柱、梁、墙、板交界处加铺200mm宽铁丝网并绷紧定牢。”很明显是承包商的预算员漏报项目了。即使批价格,也只能批100mm宽的价格;3、虽然业主要求砖墙与混凝土柱、梁、墙、板接触的地方挂300mm宽的批荡铁丝网,但这种通知是用于帮助承包商控制工程质量,完全可以不发,将来出现抹灰质量问题,还是由承包商负责。因此此通知不构成工程变更,对业主无约束力。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本工程采用FIDIC合同和工程量清单计算方价模式,但是承包商还没有适应这种管理方式,还习惯于定额计价模式,而且清单中没有挂铁丝网项目,从抹灰单价的分析中可以肯定没有包含挂铁丝网的单价,确实属于漏项。虽然此次批价设计涉及金额巨大,但批价对于业主不算是损失,本来就应该包含在工程成本中,而如果不批价的话,对承包商而言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很容易引起承包商的强烈反对和抵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工程管理,从大局出发和长远考虑,应该予以批价。
从这个案例引出一些思考:
一、怎样认识合同管理?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招标投标阶段不注意研究招标文件,在实施阶段不认真研究合同的规定,而是靠自己狭隘的经验或良好的愿望来实施工程,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
第二个层次是,虽然对合同认真学习了,甚至对合同条款十分熟悉,但在工程实施中,只是“僵硬”地使用,无论口头或书面,开口闭口谈合同规定,这种表面的“严谨”往往在实践中失去灵活性和效率,导致某些问题不能“双赢”。
第三个层次是,既能灵活地吃透合同中的各项规定,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具有一定的思想境界和务实的精神,能看清“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把握好事物的“度”。
显然,第三个层次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怎样运用合同范本,采用什么样的合同?
当前国际国内的合同范本非常之多,国际上常用的有FIDIC合同,英国的NEC合同(ICE合同、JCT合同),美国的AIA合同,国内公路、水利、房建等行业也有不同的合同范本。那么究竟怎样使用这些合同范本呢?
国际施工合同已经融入了现代合同原则和现代项目管理的原则与技术的精华,而国内施工合同文本仍停留在国外传统施工合同的基础上,照搬国内合同范本显然不行。
然而,国际施工合同条件有当事人较高的施工管理水平和工程合同意识及一整套技术标准作为支撑,前者是我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及其它方面难以达到的,后者与我国的技术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故国际施工合同也较难满足我国现状。
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成熟,承发包双方的管理水平和合同意识的提高,国内施工合同最终要同国际施工合同接轨,因此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以国际通行的FIDIC合同为蓝本,借鉴其他国际施工合同和国内施工合同的优点,从实际出发,去掉其中不好操作的地方,制订出自己的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