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监理工程师>综合辅导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0条(二)

来源:233网校 2008年10月3日
  6.防护栏杆、扶手设置不符合要求  
  6.1.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应≥1.05m, 临空高度在24m及以上时, 栏杆高度应≥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0.22m, 且高度≤0.45m的可踏部位, 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6.2.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 其高度≥1.05m。
  6.3.窗台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当窗台高度≤0.45m时, 从窗台面起计算,当窗台高度>0.45m时,从楼地面面层起计算, 其高度不应低于窗台高度。
  6.4.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 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设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 采用垂直杆件作为栏杆时, 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考试大
  7.无障碍设施设置不当 
  7.1.设计单位必须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设计文件中标明无障碍设施的具体做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取消。
  7.2.住宅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及走向应按规定设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牌。
  7.3.设有电梯的居住建筑, 入口与室外有高差处和入口通往电梯的通道有高差时, 均应设坡道。
  7.4.坡道的坡度不应小于1:12。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7.5.出入口内外应有1.50*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且不应有影响轮椅通行的坎台。
  7.6.坡道的两侧应设连续扶手,扶手单层设置时高度为0.80-0.85m, 扶手双层设置时高度分别为0.65 m和0.90m。扶手的起点与终点应向坡道外延伸≥0.3m。
  8.外墙保温面层开裂 
  8.1.外墙保温体系应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禁止采用外墙内保温方法。
  8.2.保温板与粘结胶、锚固膨胀螺栓、网格布、聚合物砂浆和界面剂等辅助材料不得分开采购,保温材料应进行热工指标检测。
  8.3.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必须依照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施工图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文件。确需变更的,建设单位应重新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
  8.4.对于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板有网体系,保温板内斜插腹丝伸入混凝土墙面长度不得小于30mm,板面附加锚固固定件须进行防锈处理,锚入墙面长度不得小于100mm。
  8.5.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保温板体系,与保温板接触面应设砂浆垫块,混凝土一次浇注高度不宜大于1m,严禁正对聚苯板下料,振捣棒不得接触聚苯板。考试大
  8.6.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 粘贴聚苯板时,基层平整度应控制在3mm内,涂胶粘剂面积不得小于40%。聚苯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墙角处聚苯板缝应交错互锁。门窗洞口四角处聚苯板应采用整块板切割成形,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200mm。
  8.7.网格布应铺设在抗裂砂浆中靠近外饰面一侧,以见纹不见色为宜;窗角、阴阳角等部位应设加强网格布,网格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边缘严禁干搭接。考试大
  8.8.门窗口四周与框接触处、管道或其他构件穿越保温板处、墙体顶部收口处等应采用密封胶封闭严密,不得有渗漏现象。
  9.门窗渗漏
  9.1.外窗安装应采用企口后塞法施工工艺。窗洞口抹灰采取企口(里高外低)形式, 抹灰时应一次成活, 洞口几何尺度必须准确。洞口上弦及窗台应做滴水线和流水坡,内外高差应大于15mm。
  9.2.门窗框安装前,监理(建设)及施工单位应对抹灰成型的门窗洞口几何尺寸进行测量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安装。
  9.3.门窗与墙体应连接牢固, 且满足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的要求。每条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固定点不得少于2处, 采用不小于5*70mm镀锌胀管螺栓固定门窗边框, 间距≤0.6m。边框端部第一固定点距端部≤0.20m, 螺栓必须粘胶后紧固,并粘贴密封盖。
  9.4.建筑物外门窗与墙体的缝隙,用发泡填充剂填嵌饱满,表面用有弹性且粘结性能好的密封胶密封、无裂缝。
  9.5.推拉门窗扇应设防止脱落装置。
  9.6.门窗的配件应与门窗主体相匹配,并应符合各种材料的技术要求。
  10.模板接缝、拆模不符合规定
  10.1.对于周转使用的模板应进行整修,保证其棱角顺直、平整。接缝处应使用双面海绵胶带等材料嵌塞严实。
  10.2.混凝土柱、墙、梯板及梁柱节点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清扫口,浇注前清理垃圾、杂物后再进行封孔。
  10.3.模板拆除应符合下列要求:
  10.3.1.拆模顺序应为非承重部分先拆,承重部分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
  10.3.2.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10.3.3.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列规定后,方可拆除。
  (1)板的结构跨度≤2m,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50%;2m<板的结构跨度≤8 m,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75%;板的结构跨度>8 m,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100%。
  (2)梁的结构跨度≤8 m,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75%;梁的结构跨度>8 m,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100%。
  (3)悬臂构件的结构跨度≤2m,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75%;悬臂构件的结构跨度>2m,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100%。
  11.钢筋间距、保护层控制不当
  11.1.受力钢筋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25mm。梁的双排钢筋应使用 ¢25筋作为垫筋。
  11.2.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应达到要求,砂浆垫块不应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40mm,间距为1m左右。
  11.3.板的上层钢筋应使用马櫈或钢筋架作支架,马櫈及钢筋架的直径均不小于¢10。
  11.4.钢筋绑扎成型后,应采取架空通道通行的办法,严禁踩踏变形。考试大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