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把信息分成开工前和开工后两部份,而开工前的信息是基础信息,以后产生的信息只不过是基础信息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部份,开工前的信息开工前信息又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单位(甲方)方面:
1.甲方方机构情况。如机构设置情况、单位负责人、工程管理机构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工地代表,甲方单位办事的规矩和程序等等。了解这些是为了和甲方及时联系、沟通和办理相关手续的方便;
2.项目情况。如建设性质、规模、以及项目成立和开工前的必备手续情况。如果甲方手续不全,必然会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3.建设场地情况。建设场地由甲方提&考&试&大&供,是工程建设的戴体,包括多项必备条件:如:征地拆迁是否完成?是否有后遗症?相邻关系是否处理完毕?坐标点、水准点是否提供准确、有效?场地边界四至是否标定明确?施工用水、用电的接口和容量?外接道路、通讯是否落实?空中、地面是否有障碍物?地质勘探资料是否提供?是否有灾害性地质构造?是否有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物或地下文物?等等。
4.图纸情况。图纸一般是甲方提供的,应了解开工前已供图纸种类、数量,是否经有权部门审批?是否已进行交底?设计代表是否到位?有无设计修改和材料代用?未到图纸是否影响开工和连续施工?等;
5.甲供材料、设备。有无清单?开工前已到货的品种、数量以及验收、入库情况;未到物资对开工有无影响?等等;
6.工程款支付情况。开工前是否支付、支付了多少预付款?是否有垫资情况?等等。
以上情况大多在甲方的招标文件中已经提供,只须摘录并与现场情况加以核对即可。只有不足部份的须作一些补充。
二、施工单位(乙方)情况。
1.施工单位机构情况。包括单位机构组成情况、资质情况、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质量、安全、造价和相关机构负责人和工地负责人,企业的办事程序、质量、安全管理章制度,是否有转包、分包?开工前所必须的有关手续是否齐备?等等;
2.施工计划、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面图;
3.已进场人员情况。技术人员、各工种施工人员的数量、资质、上岗证情况,特别要注意工地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材料员的情况;
4.开工前已进场机械设备。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有无合格证?有无年检?现场有无计量、试验设备?等等;
5.开工前已进场材料、构配件。品种、规格、数量,有无产品合格证书?堆场、仓库是否符合标准?等等;
6.开工前场地准确情况。各&考&试&大&种临时设施(包括临时生活设施)是否架设完毕?水、电是否到位?道路是否开通?障碍是否清除?是否有临时用地?临时占道?是否已经放线并经过核验批准?
7.环保、卫生、消防措施是否落实?
8.开工前是否通过了安全质量部门检查?
以上情况大部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已有,只须摘录并与现场情况加以核对即可,不全的部分须加以补充。
三、其他情况有无影响开工的气象、社会因素等。
第二部份,开工后施工过程的信息,应当每天进行采集和记录,具体应反映在监理日志上。有条件或有必要时应摄影或录像。
有了第一部份的基础信息,第二部份就简单了,同样可分成三个方面:
1.建设单位方面。第一部份情况有无变化?有无因甲方原因停电、停水?有无因征地拆迁、相邻关系影响施工情况?当天是否有图纸提交?是否有图纸交底?是否有甲供材料、设备到货?品种、数量和验收、入库情况?是否有工程款拨付?等等;
2.施工单位方面。与第一部份各项进&考&试&大&行对照检查,看当天有无人员进、退场?有无机械设备进退、场?当天进场多少材料、构配件?当天使用多少材料?当天施工的部位和内容?当天完成多少工程量(如多开挖少土方,浇筑多少方混凝土等)?预定的施工计划是否完成?当天施工过程的描述(如采用何种工艺流程或工法,有无停工待料、有无人力或机械设备不足?何时何部位用何种方法取样,质量印象如何等),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当天有无验收项目?结果如何?等等。
3.其他方面。是指既不属甲方又不属于乙方的情况。如自然气象情况:晴雨、风力、温度、湿度以及辐射、粉尘等可能影响施工和质量的情况;有无影响施工的灾害性气候出现?有无影响施工的特殊地质情况?有无影响施工的社会原因(如社会上的停电、停水、交通阻断等)。
四、信息的应用
如果以上信息能全面掌握,对“三控制”就有了控制的把握。因为信息网已经张开,好像如来佛的大手,影响工程施工的因素已经跑不掉了。
1.开工前控制。如果不具备基本的开工条件,一旦开了工,以后局面就很难收拾。有了上面开工前的基本信息,能不能开工就一目了然。需要从那些方面加以整改也清清楚楚。如果在明知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谁要是强行开工,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监理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心中就有了底,就可以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地提出监理意见。把好了开工这个关口,对以后监理工作就开创了有利的局面。
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如果施工日志对第二部份信息记录得全面真实,那么监理工作就取得了完全的主动。在施工计划横道图上取当天的断面,可以看出施工进度是否落后,与已有信息一对照,马上就可以看出问题出在那里。我们可以让施工单位来自己说,有没有甲方和外部因素的原因?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那就是你施单位的原因。因为不可能再有其他原因了。而施工单位无非还是人、机、料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给它们指出,施工单位自己还不采取措施,那它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责令其整改、停工,也就有根有据。
五、信息管理系统对监理工作的意义
1.明确了现场监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主要就是采集信息,记好监理日志。这项工作只要交待清楚,一般监理员就能胜任。这样现场平时就可以由监理员值班即可,可以改变现场人浮于事的局面;
2. 有利于事前控制。任何情况的出现,总是要有一定的条件。如果不利的条件已经具备,那么不良的后果就必然会产生。如果我们对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到&考&试&大&了,就可以事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不利的条件产生。
3.监理人员得到合理的分工,现场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总监分开层次,各负其责,便于规范各级监理人员的行为。
4.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改善监理人员形象。
5.节省监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6.便于完善监理企业管理,加强对现场人员的控制。
7.便于实现电脑记录、储存和联网控制、信息共享。
8.保证了监理资料完整、可靠。
结语
监理工作必须重视信息,信息科学也是监理人员必备识之一。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这是监理单位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