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
1.现象:在填土中含有树根、木块、杂草或有机垃圾等杂物,或过湿土。
2.原因分析;
(1)路基填土中不能含有机物质,本是最基本常识,主要是施工操作者技术素质过低,管理者控制不严。
(2)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的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
3.危害:有机物的腐烂,会形成土体内的空洞。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便路面结构变形。
4.治理方法:
(1)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属于沟槽回填,应将槽底木料、草帘等杂物清除干净;
(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五)带水回填
1.现象:多发生在沟槽回填土中,积水不排除,带泥水回填土。
2.危害:带泥水回填的土层&考试大&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不可能夯实。当地下水位下降,饱和水下渗后,将造成填土下陷,危及路基的安全。
3.原因分析:由于地下水位高于槽底;又无降水措施,或降水措施不利,或在填土前停止降水,地下水积于槽内。或因浅层滞水流入槽内,雨水或其他客水流入槽内,不经排净即行回填土。
4.治理方法:
(1)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硫干槽底,再进行分层回填夯实;
(2)如有降水措施的沟槽,应在回境夯实完毕,再停止降水;
(3)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除干净,再分层回填砂或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
(六)回填冻块土和在冻槽上回填
1.现象;冬季施工回填土时回填冻土块或在已结冻的底层上回填。
2.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清,质量管理不严。冬施措施未加规定。
(2)槽底或已经夯实的下层,未连续回填又不覆盖或覆盖不利(草帘刮跑或过薄),造成受冻。
3.危害:
(1)因膨胀的冻块融解,在填土层中形成许多空隙,不能达到填土层均匀密实,如回填大冻块其周围受冻块支垫也不能夯实。
(2)土体一经结冻,体积膨胀,化冻后会造成回垣下沉。
4.治理方法:
(1)施工管理人员应向操作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同时要严格管理,不得违章操作。
(2)要按规范要求:道路下沟槽回境土“当年修路者,不得回填冻土”要掏挖堆存土下层不冻土回填,如堆存土全部冻结或过湿,应换土回填。
(3)回填的沟槽如受冻,应清除冻层后回填。在暂时停顿或隔夜继续回填的底层上要覆盖保温。
(七)不按段落分层夯实
1.现象:路基下沟槽回填土或者境筑路基,段落分界不清,分层不明,搭茬处不留台阶,碾压下段时,碾轮不到位或边角部位漏夯(压)。
2.原因分析:
(1)不按分段、水平、分层技术要求回填,而是随高就低,层厚不一的胡乱回填。
(2)分段回填的搭荐不是按每层倒退台阶的要求填筑和碾压。
(3)无法碾压的边角部位,采用夯打。
3.危害:造成搭茬处碾压不实,分层超厚处密实度不达标,边角处漏夯等都会陷造成路基日后不均匀沉降,路面变形。
4.治理方法:
(1)要按规范要求,分段、水平、分层回填,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1m,在接填下一段时碾轮要与上一段碾压过的端头重迭。
(2)槽边弯曲不齐的,应将槽边切齐,使碾轮靠边碾压;对于检查井周或其他构筑物附近的边角部位,应用动力夯或人力夯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