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ʦ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铁路)

201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运输(铁路)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辅导第二章

2010年8月24日来源:圣才学习网网校课程 在线题库评论
导读:导读:导读:201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运输(铁路)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辅导:第二章知识点概括。

  相关推荐:201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运输(铁路)专业知识备考辅导章节汇总

运输结构的含义与优化

  一、运输结构的含义
  运输结构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内外部的各个方面的构成和联系。内部指各种运输方式内环节的构成比例,包括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的构成、点与线的协调、投人与产出的比例和运业组织结构等。外部指各种运输方式从适合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提供的运输能必须满足的运输需求的分工和协作,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的线网规模与分布、各种运输方式的运力比例、运量(含种类、批量和距离等)比例。
  合理的运输结构可以保证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来发展运输业,促使各种运输扬长避短,达到整体优化组合,用少的投人取得运输综合效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运输结构的优化(掌握)
  由于运输结构涉及运输业的宏观控制,涉及运输发展的全局优劣,因此,运输结构的优化按照运输经济规律和运输科学技术规律的客观要求,来平衡和协调运输业内部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业同国民经济之间的各种关系,注意在空间上陆、水、空相结合,在时间上长、中、短期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现有和潜在能力,从而形成运输大系统的整体优势。(一)运输结构的优化原则 (掌握)
   1.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产业结构的需求
  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运输需求,包括不同的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运输过程。值目标的指向等。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来优化运输结构。
   2.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输需求,特别是客运需求会朝着快速二和舒适发展,因此,应当根据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组建专业运输企业,发展舒适型、豪华型二速型运输工具以及客、货运输线。
   3.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实际的需求 由于各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技术经济特点,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应当根据各j然地理条件、地区经济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使运输结构限度地满足实际的需求。
   4.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求
  运输结构的优化的终目标就是争取以少的投人取得的效益,这里的效益是一种广义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输结构优化的对策(掌握)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要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观念和合理运输结构观念,要建;全我国有关合理运输结构的法规和政策,以指导我国运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改革和发展。
   2.注重先进的经济增长方式
  要注重将运输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正确合理的投资政策
  一要把好运输业投资与国民经济总投资的比例关系,强调运输先行,避兔运输业投资偏低;
  二要把好运输业内部的投资比例,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运输业的劳动生产率。
   3.设立科学管理体制 要设立科学的运输业综合管理体制,避兔重叠、繁多的运输管理部门自成体系,各行其是。彼此之间加强协作和配合。
   4.保持合理的运价体系 保持合理的运价体系。运价的制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测算依据,避免运价过分集中管理,建立合理的运输差价和比价关系,终形成合理的运价体系。

运输布局的依据与原则

  一、运输布局的依据
  运输布局是指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布和合理配备以及发展规律。从宏观上说,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生产力水平、人口分布、消费地点设置和农业现代化等来配置运输资源。从微观上说,是把某种运输设施如运输线路、运输站点、运输网络等落实到专门的地区,按照已经存在着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客货流和固定设施的通过能力,来配置活动设施(车、船和飞机等),并同其他运输方式、其他生产部门发生联系,形成各部门的发展速度。
  运输布局的主要依据有:
  (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自然条件
  (三)科学技术条件
  (四)国防、旅游和环境保护
  二、运输布局的原则
  (一)运输通道原则
  运输通道是指在某一长条地域内,存在流向相同的密集交通流量,有多种运输方式为其服务。运输通道内包括有运输基础设施的用地范围和客货流赖以发生的经济区域等。
  运输通道的形成是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物资交流量的增加,会出现两个集约化趋势:一是客货流的发生地和目的地的运量集约化;二是运输路径的集约化。这种由生产力布局而形成各大经济地域所形成的“点”和以各种运输方式将他们连接起来的“线”,就是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和进行建设的基础。
  运输通道的布局要根据地理条件,近期、远期客货流的流量、流向、流时,货种结构,平均运距,市场变化和运价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运输通道形成的前提是流量大和效率高。流量大指运输通道内有密集的客货流;效率高指运输通道内能节约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运输通道形成后,又会产生综合交通效应,可以促进土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促进新资源的开发,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布局的相对均衡分布,总之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综合运输原则 (掌握)
  综合运输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相互协作、连接贯通、分布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综合运输就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综合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运输科学理论,研究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整个运输系统布局、生产、发展的规律。由于各种运输方式都存在独立的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运营特点。经济性和合理适用范围。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尽相同,各种运输方式要适应这些不同情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迸步,运输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运输工具由简陋向现代化发展。因此运输生产发展的本身要求把多种运输方式组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运输过程,这样各种运输方式在各有分工基础上又优势互补,协作配合,就形成了各种优势方式的有机结合,在各个优势环节上的连接贯通,各种运输网和运输工具设备的合理布局。我们在规划国民经济与运输业的协调发展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劣势和适用条件。结合国民经济综合开发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实行合理分工与协作。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形成完整的运输体系,发挥运输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运输效益原则
  运输效益是指运输业的投人和产出的比例结果。运输效益是综合效益,可以划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定量效益和定性效益。由于运输业的投人是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运输业的产出是人和物的“位移”,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成果,如一定的运量、周转量、吞吐量、营业收人和利润等,但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成果,如运输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等。因此,在评价运输效益时,应该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对运输的需求、以小的综合投人获取的综合产出作为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下,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子目标,但并非追求每一运输方式的效益,而是追求每一运输方式都在相应的社会需求下得到合理的协调发展,从而使整个运输系统取得综合效益

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

  一、运输发展四阶段法
  运输发展四阶段法是由美国运输地理学家伊塔费在研究运输网的空间布局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所提出的经典方法。
  为“点”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处于自给自足,对外联系极少的封闭经济时期。
  第二为“线”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港口与内地的联系大大加强。为了加快内地经济开发,运输不断向内地延伸,必须建设一些延伸线路与对应选择的港口连接起来,使原来港口的腹地范围扩大,逐渐形成中心港口。而这些运输线路的周围,就形成了一些具有运输集散作用的城镇中心。
  第三为“网”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达到相当高度,形成区域经济。随着运输线路的扩散和辐射作用形成了运输。这种运输网把互不连接的腹地互相联结起来,形成内地中心。当它们位于运输网的战略枢纽点时就发展成中心城市,由此向外扩展联系范围,又形成新的产业带和城镇带。
  第四为高度优先连接阶段。这一阶段是在运网内某些长条地域内,出现了密集的交通流量,因此,需要优先发展这里的连接运输线,使重要港口城市、内地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继续加强。重要中心城市不断扩大其腹地,成为大交通流的发生地,导致它们之间联系集中程度越加明显,运输通道(图中阴线部分)就因此而产生。
  二、小生长树规划法 小生长树规划法的原理类似运输发展四阶段法。
  三、空间运输联系定量分析法

  (一)运输联系强度的计算
  运输联系强度是利用o——d流分析方法,分析中心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弱的一个指标,用以闷定通道中节点的地位,其计算公式如下
   hij=αi(oij/oi+dij/di)+ αj(oij/oj+dij/dj)
  (二)运输通道规划的操作方法
   hij值越大,则表明中心城市间相互作用程度越强。按以上公式分别计算出每个中心城市回其他n-l个中心城市的运输联系潜力值,根据运输通道规划的层次、规模和需要,确定出符合回一要求的运输潜力值。所有运输潜力值大于或等于此确定值的中心城市便可确定为运输通道点,将这些主要节点联结起来,便成为该经济区域或跨区域的运输主通道。
  (三)对运输通道节点的要求
   1.该节点既是区域经济活动中心,也是集散中心;
   2.该节点必须是运输干线上的主要运输枢纽
   3.节点必须同属一个规划层次

  相关推荐:

  201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汇总

  更多相关信息:考试大经济师考试论坛 经济师考试在线中心 经济师网校辅导

责编:chenying评论
γרҵ ʦ ԭ/Żݼ
2017û 640 / 280
2017רҵ֪ʶʵ񾫽 640 / 280
2017Դרҵ֪ʶʵ񾫽 640 / 280
2017̹רҵ֪ʶʵ񾫽 640 / 280
2017˰רҵ֪ʶʵ񾫽 640 / 280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