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国民收入核算和宏观经济模型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终成果。
国民总收入(GN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终结果。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GNI为收入概念,GDP为生产概念。
GDP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①价值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②收入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③产品形成,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①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②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内购买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GDP
③收入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
3、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①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都列入劳动者报酬。
②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按规定比率提取的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费。
③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④营业盈余: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中。
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
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
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4、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社会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①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②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
固定资本形成,是常住单位建造、购置和转入的固定资产扣除销售和转出固定资产后的价值。
存货增加,包括原材料、燃料库存,生产单位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库存,销售单位商品库存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的差额。
③净出口:是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去进口价值后的差额。
出口,是本国向国外销售和无偿转让的货物和服务。进口,是本国向国外购买和无偿得到的货物和服务。
5、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
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 。
6、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即: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
投资储蓄恒等式:I=S,其中I:投资;S: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推导过程:
①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GDP=Y=C+I
②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字母S表示)。GDP=Y=C+S。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GDP=C+I=Y=C+S,即C+I=C+S
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
7、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
投资储蓄恒等式: I=S+(T-G)
其中,I:投资;S: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T:政府税收; G:政府购买;T-G---政府部门的储蓄:S+(T-G)----整个社会的储蓄。
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推导过程:
①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
②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政府的净收入=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
用T0表示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则:T=TO-TR。
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Y=C+S+T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因此有
GDP=C+I+G=C+S+T=Y,
即 C+I+G=C+S+T,
消元 I+G=S+T
得到,I=S+(T-G)
8、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四部门经济就是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一个国外部门。即包括消费者(居民)和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M-X) 其中:(M-X):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推导过程: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假定总收入不变,Y=C+S+T。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C+I+G+(X-M)= C+S+T
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G+(X-M)= S+T
可以简化为:I= S+(T-G)+(M-X)
报名关注: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试题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章节练习
233网校提醒您:告别盲目备考,讲师为你讲解90%必考点,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必看考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12-30
- 2017中级经济基础考点:财务报表分析12-30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考点:会计报表12-30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必看考点:会计循环12-30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必看考点:会计概论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