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2)
(二)生产计划指标
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四类。
1.品种指标: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反映出企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能力和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及管理水平。该指标的确定采用产品品种系列平衡法,主要考虑市场引力(市场吸引企业的能力,从产品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市场容量、该产品对国计民生的影响程度四方面体现)和企业实力(从本企业生产该种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原材料供应能力和产品销售能力四方面体现)。
2.质量指标:产品质量受若干质量控制参数影响,对参数的统一规定就形成了质量技术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质量指标包括两类: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指标如产品平均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分等;另一类是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指标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
3.产品产量指标: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符合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反映企业生产的发展水平,检查产量完成情况,分析各种产品比例关系、计算实物量生产指数的依据。确定产量指标主要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和线性规划法等。
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量本利法或保本点法,用它来确定产量就是计算出使利润为0即企业不盈不亏的产量点。
基本公式:利润=单价×产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量-总固定成本=0
图示法:。 例见书P110页例7。500X-250X-6000000=0,解出X即可。
再例:根据盈亏平衡分析法,该企业若想盈利,应采取的对策有( )
A.适当提高变动成本 B降低固定成本
C.增加产销量 D。降低产品销售价格
答BC,AD会使企业亏损。
4.产值指标: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便于进行不同行业间比较。分为工业总产值、工业商品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三种。
(1)工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自制设备、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该指标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的依据。
(2)工业商品价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是企业可获得的货币收入。包括企业利用自备材料生产成品价值、利用订货者的来料生产成品的加工价值,完成承接的外单位的工业性作业的价值等。商品产值和企业实际销售收入比较,可体现出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吻合程度,差距越小,越符合市场需求。
(3)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终成果,其构成是新创造的价值加固定资产折旧。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在于确定终成果的范围不同。增加值以社会终成果作为计算的依据,而工业总产值是以企业终成果作为计算的依据。以社会范围确定终成果,不包括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消耗产品的转移价值,减少了工业总产值的一些重复计算部分。
相关推荐
- 2016年中级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八章(3)05-20
- 2016年中级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八章(2)05-20
- 2016年中级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八章(1)05-20
- 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讲义05-16
- 2016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七章(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