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预习讲义(7)
3.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被称为“政策性金融”。
作为一个经济的整体来说,经济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是“投资=储蓄”,但就国民经济各部门而言,投资与储蓄却很可能不相等。在我国,基础部门属于短缺部门,它的投资需求大于本部门的储蓄,因此,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政府运用投融资机制保持对基础设施的适度投资水平,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
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政策性投融资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部门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应由政府预算投资形成。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财政投融资预算在一定范围内(如50% )的追加,无需主管部门的审批。
【例1·多选题】下列属于混合产品的是( )。
A.国防建设 B.行政管理
C.高等教育 D.传染病控制
E.基础设施
【答案】CE
【例2·多选题】(2008年)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有( )。
A.初始投资大 B.建设周期长
C.全部由政府投资 D.投资回收慢
E.由财政无偿拨款
【答案】ABD
(三)财政农业投资
1.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要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市场的投入成本;二是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在我国目前的价格体系和GDP分配格局下,上述两个条件都得不到满足。
2.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和重点
(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政投资范围应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3.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的支农政策
目前,我国财政在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众多薄弱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解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应将财政的支农支出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市场失灵”的领域,从政策上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财政必须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入手,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予以支持,并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二是加大农村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
(3)了解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例1·单选题】(2008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应由( )承担。
A.农民自身
B.商业银行
C.社会力量
D.国家财政
【答案】D
特别推荐:
网校辅导>>
为帮助参加考试的学员有效备考,2011年考试大经济师网校,充分利用自身网络教育优势,强力推出“2011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学员自付费之日起可不限时间、次数重复点播学习,直到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并可享受24小时权威专家在线答疑服务,机会难得,欲报从速。
相关推荐
- 2016年中级财政税收章节讲义:车船税05-24
- 2016年中级财政税收章节讲义:契税05-24
- 2016年中级财政税收章节讲义:房产税05-24
- 2016年中级经济师财税章节讲义汇总05-16
- 2016年中级经济师财税章节讲义:个人所得税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