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мʦм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财政税收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笔记—财政(三)

2007年12月21日来源:233网校网校课程 在线题库评论
财政(三):预算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
一、内容提要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为:预算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即课本上的第四和第五节。

二、主要考点
(一)预算管理体制
1.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熟悉我国实行过的三种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3.掌握分税制的基本含义、现行分税体制下支出划分的范围、收入划分的主要内容、与分税制配套的主要相关措施的基本内容。

(二)财政政策
1.掌握财政政策的概念
2.熟悉财政政策与相关范畴的联系和区别
3.掌握财政政策的五大基本目标的内容
4.掌握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五大政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原理
5.掌握财政政策的分类方法和各类政策的特点
6. 了解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熟悉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
7. 掌握积极财政政策与一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

三、内容讲解
(一)预算管理体制
1.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①概念:简称预算体制,也称财政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支范围,规定预算管理权限与责任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广义的预算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国有独资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文教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狭义的预算管理体制就是预算体制本身。
②内容:
A.  确定预算管理的主体和级次;
我国预算管理主体按照我国的政权机构分为5级:中央、省、市、县、乡。
B.  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
这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C.  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分清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的权责范围。
D.  预算调整制度和方法
一般由财政部门提出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同级人大常委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例题:单选
按照我国的预算法,省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与否由()决定。
A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B省级人大常委会
C省政府
D省级财政部门
答案:C

2.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1993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统收统支出体制:即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是1950—1952经济恢复时期的预算体制,在三年调整时期和文革时的一些年份也用过。财力、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
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53—1979年实行。
③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0—1993年实行,也称“分灶吃饭”体制。

3.分税制
①概念:
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其核心是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来确定其相应的财权,并按税种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税、分权、分征、分管是其特征。
②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依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依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的收入。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例题:多选
按现行分税制体制,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央预算的固定收入。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E.资源税
答案:BD
解析:增值税和资源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消费税和关税属于中央固定收入,营业税属于地方固定收入。
③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相关措施
A,改革税制,使之与分税制相衔接;
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度。
B,采取统一的客观标准,科学地核定地方收支基数;
分税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地方收支的计算采用“因素法”,以取代过去的“基数法”
C,建立税收返还制度;
基本内容:核定税收返还基数,确定税收返还递增率。
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各项基数都以1993年的数字为依据。
D,建立转移支付制度;
原则:保留地方既得利益;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转移支付有所侧重,重点是缓解地方的突出问题,并向少数民族地区适当倾斜;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财力主要来自于财政收入的增量,转移支付额由客观因素转移支付额和政策性转移支付额组成。
E,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概念
概念:政府财政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为达到一定宏观经济运行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财政关系的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相关概念:财政理论,财政实践(财政理论通过财政政策转化为财政实践);
财政原则(评价财政政策效应的标准),财政制度、财政法律法规。
例题:单选
()是评价财政政策效应的标准
A财政理论
B财政原则
C财政制度
D财政法律
答案:B
2.财政政策的目标
A,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是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
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称为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称为通货紧缩。
B,充分就业:使所有符合法律规定、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是各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一般把充分就业目标设定在把失业率控制在一定水平内。
C,经济增长: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
D,公平分配:在承认收入差距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或政策的调节,将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道义许可的范围之内。
E,国际收支平衡
3.财政政策的工具
①税收
通过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
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②购买性支出
购买商品的支出会直接增加消费总量;
购买劳务的支出会通过增加个人收入间接增加消费总量。
购买性支出的增加或减少是需求管理的有效办法。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应削减购买支出;反之,应扩大购买支出。
③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安全阀”和“减震器”
财政补贴:生产性补贴增加供给能力,消费性补贴增加消费需求。
④国债
流动性效应:在期限上,长期国债流动性低,短期国债流动性高;在发行对象上,向金融机构发债,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向非金融机构发债,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经济萧条时,政府发行短期国债或只对金融机构发债,可扩大资金流通量,刺激消费和投资;经济繁荣时,政府发行长期国债或向社会公众发债,可减少资金流通量,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利息率效应:通过调整国债利率水平和供求状况影响金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经济。
例题:多选
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通过()来刺激经济增长
A发行短期国债
B发行长期国债
C向金融机构发债
D向社会公众发债
答案:AC
⑤预算
主要指中央预算
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和平衡预算分别体现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4.财政政策分类
①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
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如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金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如汉森提出的汲水政策和补偿性财政政策
例题:单选
西方学者汉森提出的汲水政策属于()型财政政策
A扩张性
B紧缩性
C自动稳定
D相机抉择
答案:D
②按调节经济总量的要求划分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③按作用空间划分
宏观财政政策、微观财政政策
④按作用时间划分
短期财政政策(解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方面);中长期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方面)
例题:单选
短期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是()
A经济稳定
B经济增长
C优化资源配置
D公平分配
答案:A
5.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①内容
发行专项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提高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
以税收优惠吸引外资;
取消不合理收费。
②与一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
不是在经济低增长或负增长而是在较高增长下采取的;
不是通过增加政府直接开支而是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投资;
不是单纯的减税或增支而是多项主动性财政政策的统一称谓。
责编:虫评论
γרҵ ʦ ԭ/Żݼ
2017мû֪ʶ 350 / 350
2017мھ 350 / 350
2017мԴ 350 / 350
2017м̹ ͮ 350 / 350
2017м˰վ ɱ 350 / 350
2017мר 350 / 350
2017мزþ 350 / 350
2017мʦũҵþ κ 350 / 350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