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A;2.D;3.D;4.A;5.C;6.B;7.A;8.B;
9.D;10.D;11.B;12.A;13.D;14.A;15.B;16.A;
17.C;18.B;19.D;20.D;21.D;2.A;23.A;'24.B;25.D;26.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C
3.A、B、C
4.B、C、D
5.A、B、C、D;
6.B、C、D;
7.A、B、C、D;
8.A、C、D、E
9.A、B、D、E;
10.A、C
11.C、D、E;
12.A、B、C、D;
13.A、C、D、E:
14.A、B、E
15.A、C、D
三、案例题
【案例1】答:
(1)以下这些做法是错误的:
混凝土人模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最高温度的温差超过了25。C;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养护7d;混凝土浇筑完后没有进行二次抹面。正确的做法:l)《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7条规定: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C,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C:2)同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h以内覆盖保湿保温;4)防水混凝土养护期至少l4d;5)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工作,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
(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浇筑时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时从浇筑层端开始逐渐上移。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上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使上下层渴凝土之间更好地结合。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的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掺加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人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设计无要求市,控制在250C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并进行养护。
5)适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6)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7)可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案例2】答:
(1)不妥。工程验槽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五共同进行。地基处理意见也应该由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
(2)应按如下程序处理:
1)建设单位应要求勘察单位对软土区进行地质勘察;
2)建设单位应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勘察结果对软土区地基作设计变更;
3)建设单位或授权监理单位研究设计单位所提交的设计变更方案,并就设计变更实施后的费用及工期与施工单位达成一致后,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进行地基处理;
4)地基处理完成后,还需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验收,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
(3)有以下不符合规定之处:
1)地下水位于基底标高以上,施工单位的降水方案中只在基坑南边布置单排轻型井点不能将水降下去。应进行设计计算后,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间距布设,从而达到降低坑四周地下水位的效果,保证了基底的干燥无水。
2)换填的级配碎石应有压实密度的要求。
【案例3】答:
(1)本项目为一类深基坑,支护方式只能是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由于深度较深且离既有建筑较近,变形要求高,必须增加内支撑或设锚杆;由于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上,如采用排桩需增加如止水帷幕的止水措施,并辅以降水井(如采用地下连续墙,无需考虑止水,仅需降水)。
(2)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用于:现场绿化、道路洒水降尘、冲洗厕所、车辆冲洗、基井点回灌等非生产性用水。注:混凝土浇筑、养护等为生产用水,均不正确。
(3)不妥之一: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