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建造师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建筑工程 > 建筑工程模拟试题

2024一建《建筑》考点速记+习题演练:预应力工程

来源:233网校 2024-05-24 10:16:08

唯有日积月累的坚持,才能有厚积薄发的成功!每天一个高频考点学习,辅以习题演练加以巩固,坚持打卡学习,定能有所收获!开启今天的考点学习吧~

今日考点:预应力工程

1、预应力分类与特点

按预加应力的方式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在后张法中,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又可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先张法的特点是:先张拉预应力筋后,再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是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后张法的特点是:先浇筑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其上张拉预应力筋;预应力是靠锚具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2、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1)在先张法中,施加预应力宜采用一端张拉工艺,当采用单根张拉时,其张拉顺序宜由下向上,由中到边(对称)进行。

(2)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3、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采取缓慢放张工艺进行逐根或整体放张;对轴心受压构件,所有预应力筋宜同时放张;

对受弯或偏心受压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宜从张拉端开始依次切向另一端。

4、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1)在留设预应力筋孔道的同时,尚应按要求合理留设灌浆孔、排气孔和泌水管。(有粘结)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②不应低于锚具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技术手册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要求;

后张法预应力梁和板,现浇结构混凝土的龄期分别不宜小于7d和5d。

(2)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施工方便及操作安全等因素确定张拉顺序;

②预应力筋宜按均匀、对称的原则张拉;

③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宜先张拉楼板、次梁的预应力筋,后张拉主梁的预应力筋;(板→次梁→主梁)

④对预制屋架等平卧叠浇构件,应从上而下逐榀张拉。

(3)预应力张拉要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预应力筋张拉方式有一端张拉和两端张拉:

①有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20m时,可一端张拉,大于20m时,宜两端张拉;预应力筋为直线时,一端张拉长度可延长至35m。

②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40m时,可一端张拉,大于40m 时,宜两端张拉。

(4)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孔道灌浆。灌浆用水泥浆宜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调制的水泥浆,水灰比不应大于0.45,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2024一建刷题打卡群 扫码加入↓↓

新闻页实务刷题群.png

习题演练

1、预应力楼盖的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是( ) 。

A.主梁→次梁→板

B.板→次梁→主梁

C.次梁→主梁→板

D.次梁→板→主梁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宜先张拉楼板、次梁的预应力筋,后张拉主梁的预应力筋。

2、关于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宜采取缓慢放张工艺进行逐根或整体放张

B.对轴心受压构件,预应力筋宜逐根放张

C.对轴心受压构件,所有预应力筋宜同时放张

D.对受弯或偏心受压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E.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宜从张拉端开始依次切向另一端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A选项:宜采取缓慢放张工艺进行逐根或整体放张。

BC选项:对轴心受压构件,所有预应力筋宜同时放张。

D选项:对受弯或偏心受压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E选项: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宜从张拉端开始依次切向另一端。

自从一建新教材大改后,考生可以用的品质刷题APP少之又少,这里学霸君跟大家推荐一款刷题必备神器——233网校APP

233网校一建题库试题类型丰富,完全满足考生刷题的日常需求!包括章节练习、每日一练、模拟试题、历年真题等。还有各类刷题活动,如考点打卡、答题闯关、模考大赛等,让你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目前,🔔一建章节题库80%已更新完毕,全部根据新教材考点出题!往年过期考点、试题统统删除,保留了可以刷的历年真题,确保考生刷的安心、刷的放心。

相关阅读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一级建造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