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前3题各20分,后2题各30分,总计120分)
31、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路基施工,其中K8+000~K8+620路段设置有纵向渗沟。渗沟设计图如下图。
渗沟的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渗沟机械开挖→人工修坑壁→现浇C10混凝土封底→沟壁砌筑→安装固定排水管→填碎石→施工构筑物A。
施工单位在渗沟机械开挖中,按满足图纸设计的渗沟尺寸和纵坡开挖渗沟,渗沟从上游向下游开挖,开挖要求垂直开挖,并随挖随即支撑,开挖中控制好标高,土方挖至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人工清槽的方式挖土至设计标高,但局部仍出现超挖。开挖出的土方暂时堆在距坑边至少1m以外,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5m。
施工单位按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及单项工程,建立工程技术档案,主要包括:
①施工组织设计及经验总结;②技术革新建议的试验、采用、改动时的记录;③竣工图表;④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单;⑤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⑥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⑦施工组织设计及经验总结……
问题:
1.按功能划分,构筑物A应是什么?排水管可用哪些材料制成?
2.对施工中出现的超挖,应如何处理?
3.指出施工单位开挖过程中不妥当做法或错误做法并改正。
4.针对该渗沟施工,应配置哪些施工机械?
5.施工单位建立工程技术档案前七项中,在工程完工验收后,哪些是交建设单位保管的档案?
32、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7.8km的二级公路旧路面“白改黑”改建施工,旧路面为水泥混凝土面层,使用9年后面板破损严重,主要的病害有:裂缝、断板、板底脱空。设计院现场勘察后认为必须重建,设计院进行了旧路改建设计,设计要求将旧路面做碎石化处理,加铺SMA面层。在右侧岩层破碎的挖方路段增设了护面墙和1m宽的A平台。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事件一:施工单位针对旧路面碎石化施工做了详细的技术交底,现将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在路面碎石化施工正式开始前,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段,获取破碎参数。②在正常碎石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路面实际状况对破碎参数不断作出微小的调整。
③路面破碎时,先破碎中部的行车道,然后路面侧边的车道。两幅破碎一般要保证1ocm左右的搭接破碎宽度。④机械施工过程中要灵活调整行进速度、落锤高度、频率等,尽量达到破碎均匀。⑤路面碎石化后,应清除路面中所有松散的填缝料、胀缝料、切割移除暴露的加强钢筋或其他类似物。⑥路面碎石化后进行压实,表面低凹处在压实前采用黏土回填、找平,以保证加铺沥青面层的平整度。
事件二:SMA的碾压遵循一定的原则:碾压温度越高越好,摊铺后应立即压实,不得等候。SMA路面碾压宜采用振动钢轮压路机初压1~2遍、复压2~4遍、终压1遍的组合方式。SMA面层施工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采用振动压路机时,宜用高频率、低振幅。
事件三:护面墙基坑开挖后,按照《高处作业分级》,根据护面墙砌筑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将护面墙砌筑按高处作业进行施工,严格按高处作业的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问题:
1.改正旧路面碎石化技术要点中的错误之处。
2.用八个字总结事件二中提及的SMA碾压原则。
3.计算图中边沟的最大过水面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写出背景中A平台的专业术语。
5.写出事件二中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的理由。
6.背景中护面墙砌筑作业的高处作业高度是多少?按照高处作业分级,该作业属于哪一级高处作业?
33、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最大尺寸为:长10m,宽8m,高3m,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跨越既有道路部分,梁跨度30m,支架高20m。
根据地质条件,施工单位采用正循环回转钻孔法施工灌注桩,在施工方案中对正循环回转钻孔施工方法描述如下:利用钻具旋转切削土体钻进,泥浆输入钻孔内,从钻头的钻杆下口吸进,泥浆挟带钻渣通过钻杆中心上升,从钻杆顶部连接管道排出至沉淀池内,钻渣在此沉淀而泥浆回流入泥浆池不再使用。
施工单位设置的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有:①桩位坐标;②A;③孔径;④清孔质量;⑤B;⑥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在施工中还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针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编制的专项方案有如下说明:
①混凝土浇筑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②增加浇筑层厚度,加快浇筑速度;
③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料、掺加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事件二:项目部新购买了一套性能较好、随机合格证齐全的张拉设备,由于工期紧,随即投入使用。
问题:
1.施工单位关于正循环回转钻孔施工方法中加下划线部分的描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描述。
2.写出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A和B的内容。
3.指出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交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一中专项方案说明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5.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4、
背景资料:
弯山隧道是某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6车道,宽2×14m。左线ZK44+300~ZK45+700,长度1400m,右线YK44+310~YK45+722.3,长度1412.3m,洞身围岩为Ⅲ级~Ⅳ级,施工单位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隧道立面示意图见下图。
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进出口主要各配备1台凿岩台车钻眼,1台挖掘机配合1台侧卸式装载机装碴。6台15t自卸汽车出碴。洞口I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及超前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支护,Ⅲ级围岩采用组合锚杆、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
支护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挖;②超前支护;③初喷;④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⑤复喷至设计厚度。超前支护在开挖前施工,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
该隧道洞内Ⅲ、Ⅳ类围岩采用HBCφ22组合式锚杆,超前砂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Ⅳ级围岩地段锚杆孔均采用手工手持YT28风钻钻眼;Ⅲ级围岩锚杆孔均采用台车钻眼,采用高压注浆泵注浆。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施作。
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不出现坍塌事故。隧道监测项目见下表。
问题:
1.该隧道内的施工排水用什么方法?
2.该隧道的监测项目表中哪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哪个项目?
3.写出正确的支护施工工序。
4.指出初期支护中的错误做法。
35、背景资料:
M施工企业承包了高速公路K合同段路基工程,该合同段主要是石方开挖和边坡防护工程,M施工企业将防护工程分包给了具有资质的N公司。
工程项目开工前,要先做好详细而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工程项目资料交接,设计交桩及导线点复测,图纸复核,现场核对设计文件,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补充必要的现场调查资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方案,按业主和上级机关要求及工程具体情况配备项目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参考资料。
在初审、内部会审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图纸综合会审工作。
石方开挖依据设计图纸,石方开挖采用爆破为主辅以机械或人工施工的方法进行。取土场距离既有线和居民区较远时,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台阶法松动爆破为主,边坡地段预留2~3m采用光面爆破。石方路堑的路床顶面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高出部分辅以人工凿平。超挖部分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填料,回填并碾压密实稳固。
爆破施工包含如下工序:
①开凿作业面:清除危石、地表杂物和覆盖土层。
②钻孔:钻孔是爆破质量好坏的重要一环,严格按爆破设计的位置、方向、角度进行钻孔,先慢后快。钻孔过程中必须仔细操作,严防卡钻、欠钻、漏钻和错钻。钻孔结束后,封盖孔口或设立标志。
③布孔: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开挖轮廓线和各炮孔孔位,标明孔号并予以编号,插木牌逐孔标明孔径、倾斜角方向及大小。
④装药:装药前必须检查孔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孔内有无堵塞、孔壁是否有石块以及孔内有无积水。严格按设计的炸药品种、规格及数量进行装药。
⑤炮孔堵塞:炮孔堵塞长度大于最小抵抗线,堵塞材料采用2/3砂和1/3黏土堵塞。
⑥布设安全警戒岗:根据规范计算确定安全距离,布设安全警戒岗。
⑦爆破网路敷设:网路敷设前检验起爆器材的质量、数量、段别并编号、分类,严格按设计敷设网路敷设,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中有关起爆方法的规定,网路经检查确认完好,起爆点设在安全地带。
⑧撤离非爆破人员:撤离施暴警戒区和飞石、振动影响区的人、畜等。
⑨起爆:网路检测无误,防护工程检查无误,各方警戒正常情况下在规定时间,指挥员即可命令起爆。
⑩解除警戒检查爆破效果:爆破完成间隔规定时间后,安全检查无误,即可解除警戒。对爆破效果进行全面检查,综合评定各项技术指标是否合理。
路基爆破施工过程中,因装药过程中出现意外,当场炸死2名工人、重伤3人,送医院后第二天,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无效死亡1人。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及时报告了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问题:
1.施工技术准备的内容还包括哪些?
2.本项目参加图纸综合会审工作的单位有哪些?
3.补充布孔时木牌上还应标明的内容。
4.写出正确的爆破工序。
5.指出该事故等级。
6.事故报告还应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