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 一)、( 二)、( 三) 题各20 分,( 四)、( 五) 题各30 分)
31、
背景
西北某园林工程,新建假山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水泥(简称GRC)现场塑造。由于山形塑造设计方案一再变更,导致在原定国庆节前完成的假山工程延误至10月中旬才开工。
以至假山表面纹理处理及设色工序直到12月5日方完成。竣工后翌年春季发现山体表面局部呈片状发白,且有粉末状附生物,影响假山的景观。施工方进行了返工返修。
问题
(1)分析山体表面局部成片状发白,且有粉末状附生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GRC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如何对GRC产品进行养护?
(3)施工方可否向建设方提出索赔,为什么?
32、背景
某供热管线暗挖隧道工程,长2.8km,断面尺寸3.8m×3.0m,埋深6m。隧道穿越砂土层和部分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无需工程降水。承包方A公司通过招标将5#~6#井段穿越砂砾层地层长318m的隧道开挖及初次支护分包给B专业公司。B公司依据A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和要求,随后开始隧道暗挖支护的施工。
施工中B公司在掘进到76m时,发现开挖面砂砾层有渗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B公司立即向A公司汇报。经与设计、监理现场商定,决定采用在上台阶开挖面补打注浆管注浆加固地层措施。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表有隆起现象。随后A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协助B公司现场解决技术问题。
质量监督部门在施工过程监督检查时,发现A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料不全,部分暗挖资料保留在分包方人员手中。
问题
1、暗挖隧道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如不妥,请写出正确做法。
2、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方法?哪些浆液可供选择
3、分析注浆过程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给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4、说明A、B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33、
背景
A道桥集团公司中标总承包城市立交桥综合改造工程,除拓宽道路增加城市绿化带外,还增设了桥区的排水系统和燃气管道。燃气和排水管道工程由发包方直接分包给专业施工方。施工期间不能断绝交通,项目部制定了分段导行方案。
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时,钢木组合结构的顶管工作井侧壁倒塌,造成二死一伤的事故。
分析认为井的钢盘撑焊接不牢、未设置八字形钢斜撑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调查发现:安全检查表有A道桥集团公司项目部安全生产会议提出的加固具体建议记录,但分包方未能及时加固消除隐患。
问题
(1)专业施工方应与谁签订分包合同?
(2)分段导行方案应采取哪些保证措施?
(3)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总承包方和分包方有何失误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总承包方和分包方安全责任如何划分?
34、背景
某市主干道下穿铁路站场线采用顶进箱涵施工,箱涵设计:单节箱涵四孔道,总宽32m,高5m,总长度38.5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箱涵前端设斜面钢刃角。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4m,基坑采用放坡明挖和轻型井点降水,并设置了防雨排水设施,计划6月10日雨期开始前实现顶进就位。
项目部编制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铁路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箱涵结构的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开工后,由于降水措施不利,工作坑开挖进度缓慢,进度计划滞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完成顶进后背的制作时,顶进施工进入雨期。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条件每次开挖进尺0.5m,并在列车运营时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第一条线路时,夜间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时,开挖面土方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基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顶进作业前基坑应做好哪些防雨排水工作?
2、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监控测量方案及审批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
3、就工程进度滞后,指出项目部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4、分析顶进方案和施工可能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安全隐患。
5、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成因有哪些?
35、
背景
某公司中标一座地铁车站工程,车站基础全长约212m,宽度21m,开挖深度为16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采用锁口管接头;设三道φ609钢管支撑。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填土、黏土和粉土地层。地下水位于地表下Im左右。基坑北侧有三条需要重点保护的地下管线,其中一条横穿基坑;东侧基坑一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邻近一座条形基础的老旧房屋,开挖时如果变形过大对其结构安全的影响很严重;基坑南侧邻近一条市政道路。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拟在基坑内侧采用管井降水,降水井按每250m2一口管井布置。方案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为:开挖沟槽→修筑导沟→开挖沟槽(注入泥浆)→清除槽底淤泥和残渣→吊放接头管。项目部编制了基坑监测方案,并且决定自行监测,监测方案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签字认可后实施。
基坑开挖至粉土时,由于地下连续墙接头夹泥而发生渗漏,项目采取导管引流并且用聚氨酯封堵后没有效果;渗漏渐渐导致水土流失,基坑后土体出现明显沉陷。如果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基坑坍塌。
问题
(1)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该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哪一级?
(2)对于横穿基坑的管线应该如何处理?
(3)本基坑至少需要布置几处降水井?
(4)方案中地下连续墙的工序不全,请补充。
(5)项目部监测方案编制及审批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6)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渗漏情况,项目部应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