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背景资料
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m、DN3500mm钢管,采用顶管法旌工;工作井尺寸8m×20m,挖深15m,围护结构为Φ800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m改为8.8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问题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应如何补救?
答:水泥标号低、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较少,以及灌注时引起混凝土离析等原因。
措施:1、周围注浆加固.2加支撑加固
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搅拌时间不够和水泥质量差(2分)。补救措施:应会同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工程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上级领导单位,共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2分)。一般采用压入水泥浆补强的方法(2分)。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答;重新编制方案,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审批后执行。
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应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结构稳定性强度等内容的核算,并作出相应的施工专项设计,配备必要的施工详图(3分)。重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批准后执行(3分)。
3.改变管节长度后,应对原龙门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隐患点进行安全验算?
答:重新验算起吊能力能否满足,包括龙门吊自身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龙门吊的基础承载力。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答:顶管分节长度增加,因而阻力增大。措施,注浆减阻;管壁涂蜡减阻;加设中继间。
(三)
1.(本小题6分)
2.(本小题6分)
3.(本小题4分)
改变管节长度后,应重新验算起吊能力是否满足(1分),包括龙门吊自身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龙门吊的基础承载力(3分)。
4.(本小题4分) .
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长度增加,随着顶程增加,阻力增大。应采取的处理措施:(1)注入膨润土泥浆减小阻力(2分);(2)在顶程达l/3处加设中继间(2分)。
(四)
背景资料
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m并跨越一条宽20m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m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Om×7.Om×2.5m(长×宽×高),承台顶标高为+7.Om,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m;河道常水位为怕+8.0m,河床底标高为+5.Om,河道管理部门要求通航宽度不得小于12m。工程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以下2m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为粉砂土,原地面标高为+10.Om。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施工。第一根钻孔桩成孔后进入后续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厂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发生堵管现象,项目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处理。现浇诫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门洞支架,对通行孔设置了安全设施;在河岸两侧采用满布式支架,对支架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明确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型排专人值守的保护措施。上部结构施工时,项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装钢绞线:纵向长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入管道;两端张拉的横向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入管道。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补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答: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高处、深坑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预防社会和自然灾害的措施。
2.说明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的正确做法。
答:技术管理人员向所有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履行签字手续并形成记录归档。
3.分析堵管发生的可能原因,给出在确保桩质量的条件下合适的处理措施。
答:原因1:未用同标号砂浆润滑导管;2:导管距底面过底;3:砼坍落度低。
措施:1,清除,重新进行。2,继续灌注,从上面预埋注浆管,将来进行注浆加固。
4.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支架还应满足哪些技术要求?
答:预拱度,高程,变形,尺寸
5.浇筑混凝土时还应对支架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答:防止河水上涨或雨水浸泡支架基础;用撑杆固定支架,确保稳定性。
6.补充项目部采用的钢绞线安装方法中的其余要求。
答:混凝土浇筑后立即疏通管道,确保管道畅通;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安装预应力筋;空气中如含盐,应控制预应力安装后至孔道灌浆完成的时间,否则采取防锈措施;电焊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四)
1.(本小题3分)
结合背景资料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需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包括:基坑支护(1分)和降水工程(1分)、土石方开挖工程(1分)。
2.(本小题4分)
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的正确做法: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所有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3分),履行签字手续并形成记录归档(1分)。
3.(本小题6分)
堵管发生的可能原因:灌注导管破漏、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的准备时间太长、隔水栓不规范、混凝土配制质量差、灌注过程中灌注导管埋深太大(2分)。
在确保桩质量的条件下合适的处理措施:可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注意切勿使导管内的混凝土落人井孔),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一旦有混凝土拌合物落入井孔,须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合物粒料等予以清除(2分)。当灌注时间已久,孔内首批混凝土已初凝,导管内又堵塞有混凝土,此时应将导管拔出,重新安设钻机,利用较小钻头将钢筋笼以内的混凝土钻挖吸出,用冲抓锥将钢筋骨架逐一拔出。然后以黏土掺砂砾填塞井孔,待沉实后重新钻孔成桩(2分)。
4.(本小题3分)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支架还应满足的技术要求:(1)支架应稳定,强度、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1分)。支架的立柱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杆固定。验算倾覆的稳定系数不得小于l.3。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盖梁、纵梁)的弹性挠度不得大于相应结构跨度的l/400(1分)。(2)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1分)。
5.(本小题4分)
浇筑混凝土时,应能够抵抗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偶然冲撞和振动:(1)支架立柱必须安装在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应设垫木来分散和传递压力,并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不发生超过允许量的沉降量(2分)。(2)船只或汽车通行孔的两边支架应加设护桩,夜间应用灯光标明行驶方向。施工中易受漂浮物撞击的河中支架应设坚固的防护设备(2分)。
6.(本小题10分)
项目部采用的钢绞线安装方法中的其余要求:
(1)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管道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2分)。
(2)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2分)。
(3)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2分)。
(4)穿束后至孔道灌浆完成,应控制在下列时间以内,否则应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①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7d;②空气湿度40%~70%时,15d;③空气湿度小于40% 时,20d(2分)。
(5)在预应力筋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预应力钢筋采取保护措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