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试卷在线测试: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前预测卷(1) [点击试听讲师考点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为加强沥青道路的面层之间及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面层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被称为( )。
A.封层
B.透层
C.粘层
D.过渡层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点为沥青路面知识。正确答案为粘层油的粘层。
透层、粘层、封层的区别和作用简介如下:
透层(油)——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前应在基层表面喷洒的液体(乳化)沥青层,通称为透层油。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作透层油;按照设计要求均匀喷洒在基层表面,在透层油完全渗入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
粘层(油)——为加强道路的沥青面层之间及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面层之间的粘结而喷洒的乳化沥青薄层被称为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凝或中凝液体石油作粘层油。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的当天按照设计要求提前洒布。
封层(油)——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浸入面层或基层而喷洒的沥青薄层,分为上封层和下封层;上封层用于道路大修的面层表层处理,如稀浆封层技术;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如铺筑基层后不能及时铺筑面层且有施工车辆通行时应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封层油多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一般沥青用量为1.4~1.6kg/m2。稀浆封层技术是采用专用车连续、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表面处理薄层,用来作为原路面的保护层或磨耗层。稀浆封层混合料在水分蒸发干燥硬化成型后,其外观与细料式沥青混凝土相似,均有耐磨、抗滑、防水、平整等技术性能,是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
透层、粘层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或手动沥青洒布机喷洒,喷洒应呈雾状,洒布均匀,用量与渗透深度宜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并通过现场试洒确定参数。封层宜采用配套设备,按照施工工艺标准或设计要求施工。
斜拉桥的斜塔柱施工时,应分高度设置横撑,使其线形、应力和( )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
A.变形
B.强度
C.稳定性
D.倾斜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考点解析】考点应为斜拉桥施工技术内容;属于专业技术型考题。
应试人员需对斜拉桥的工程技术有一定知识,才能用排除法做出正确选择。
斜拉桥是一种自锚式体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梁承受;梁体除支承在墩台上外,还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斜拉桥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塔柱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架结构。斜塔施工技术要求:必须对各施工阶段索塔的强度和变形进行计算,应依据计算结果按高度设置横撑,使其线形、应力、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斜塔柱施工,特别是无背索斜塔施工,必须保证塔柱倾斜度符合设计要求,此外,索塔施工的技术要求还有:
(1)索塔的施工可视其结构、体形、材料、施工设备和设计要求综合考虑,选用适合的方法。裸塔施工宜用爬模法,横梁较多的高塔,宜采用劲性骨架挂模提升法。
(2)索塔横梁施工时应根据其结构、重量及支撑高度,设置可靠的模板和支撑系统。要考虑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支承下沉、温差及日照的影响,必要时,应设支承千斤顶调控。体积过大的横梁可分两次浇筑。
(3)索塔混凝土现浇,应选用输送泵从两端分段施工;超过一台泵的工作高度时,允许接力泵送,但必须做好接力储料斗的设置,并尽量降低接力站台高度。
(4)索塔施工必须制定整体和局部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塔吊起吊重量限制器、断索防护器、钢索防扭器、风压脱离开关等;防范雷击、强风、暴雨、寒暑、飞行器对施工造成影响;防范掉落和作业事故,并有应急的措施;应对塔吊、支架安装、使用和拆除阶段的强度稳定等进行计算和检查。
四个选项中,正确项为D“倾斜度”。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盾构施工选择考虑因素的是( )。
A.砌块形式
B.软弱地层
C.地面建筑物多
D.地表沉降控制严格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考点属于盾构施工内容,属于城市中盾构施工方法选择的常识型考题。
教材中可参考内容:
盾构施工方法适用条件有:(1)松软含水地层,相对均质的地质条件;(2)隧道应有足够的埋深,覆土深度不宜小于1D(洞跨)。隧道覆土太浅,盾构法施工难度较大。(3)地面上必须有修建用于盾构始发、接收的工作井位置。盾构法施工,除了工作竖井外,作业均在地下进行。因此工作竖井位置要选择在不影响地面社会交通且对附近居民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少的区域,还得能满足施工生产组织的需要。
在城镇地区选择盾构法施工的前提条件:(1)必须掌握隧道穿过区域地上及地下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详尽资料,并制定防护方案。(2)必须采取严密的技术措施,把地表沉降变形限制在允许的限度内。(3)选择泥水式盾构必须设置封闭式泥水储存和处理设施。
应补充条件主要是:工程现场不允许明挖施工——地面建筑物或构筑物多,没有拆迁条件或拆迁工作量大、不经济。
砌块形式不属于选择盾构施工的考虑因素,正确选项应为A。
刚性挡土墙结构承受土压力中,位移最大的是( )。
A.竖向推挤力
B.被动土压力
C.主动土压力
D.静止土压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点解析】考点为刚性挡土墙基本知识,需要掌握刚性挡土墙的结构受力知识。
本题在于检验应试人员的土力学基本知识,教材相关内容如下:
挡土墙结构会受到土体的侧压力作用,该力的总值会随着结构与土的相对位移和方向而变化,侧压力的分布会随着结构施工程序及变形过程特性而变化。挡土墙结构承受土压力有: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压力分布如下图所示:
静止土压力:若刚性的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墙背土层在未受任何干扰时,作用在墙上水平的压应力称为静止土压力。其合力为E0(kN/m)、强度为P0(kPa)。
主动土压力:若刚性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向背离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并产生连续滑动面,使土体下滑。这时土压力减到最小值,称为主动土压力。合力和强度分别用EA(kN/m)和PA(kPa)表示。
被动土压力: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出现连续滑动面,墙后土体向上挤出隆起,这时土压力增到最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合力和强度分别用EP(kN/m)和P0(kPa)表示。
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四个选项中B为正确选项,A为干扰项。
第5题单选修改下列关于沉井下沉监控测量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
B.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节测一次
C.终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小时测一次
D.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量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点为沉井下沉施工内容,属于专业技术型考题。
沉井下沉施工时,标高、轴线位移每节测一次显然是干扰项。沉井施工标高、轴线位移监测有关规定如下:
(1)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量的计算;
(2)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
(3)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量测;
(4)大型沉井应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
由此可知B项“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节测一次”虽不正确,但符合题意。
预应力张拉机具设备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校准期限不得超过( )。
A.2个月或200次张拉作业
B.半年或200次张拉作业
C.2个月且200次张拉作业
D.半年且200次张拉作业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考点应为预应力筋张拉机具的技术要求,属于张拉前准备工作内容。《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规定:预应力张拉机具设备应配套校准,配套使用;张拉设备的校准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得超过200次张拉作业。
应提请注意的是:教材内容依据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规定:“张拉设备的校准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得超过200次张拉作业”(双控)。与地方上习惯做法“校验期限不得超过半年或200次张拉作业”(单控)是有区别的。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事先确定。
大型水池施工过程抗浮措施不包括( )。
A.降低地下水位
B.基坑四周设防汛墙
C.使水池内外无水位差
D.构筑物增设锚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考点为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属于实践型考题。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找出答案;四项实用的抗浮措施选项中,只有D选项“构筑物增设锚杆”属于设计变更,非施工措施范围。可参考内容如下:
(1)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表水大量涌入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2)当构筑物的自重小于其承受的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应考虑因地制宜措施: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除编制专项方案外,还必须编制( )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A.备用方案
B.应急预案
C.修复方案
D.考核方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点应为专项方案与应急预案编制内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关于应急预案的规定:专项方案应包括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应急预案内容与编制要求参考内容:
(1)预警: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2)信息报告与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24h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3)应急响应: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4)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由此可知,B为正确选项。
试题推荐: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备考冲刺卷汇总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章节练习汇总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章节训练套题汇总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高分通关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