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重点掌握
下面为“1Z102010 财务会计基础”和“1Z102020成本与费用”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1Z102010 财务会计基础
现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基本内容。财务会计工作主要为股东、债权债务人、政府主管部门服务等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方面的会计信息,以及企业管理层受企业所有者委托履行责任的情况,所以财务会计采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主要反映企业经营过去的情况,属于“报告型会计”。
1Z102011 财务会计的职能
一、财务会计的内涵
财务会计的主要过程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即财务会计通过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计量,及时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并按照一定的周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经济信息时,主要以货币形式进行反映,但同时辅助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二、财务会计的职能
财务会计的内涵决定了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财务会计主要过程--确认、计量和报告,都是会计核算的过程,但通过会计核算的信息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所以说会计有监督职能,但他是建立在会计核算这一基本职能之上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
1Z102012 会计核算的原则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涉及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的结果,习惯上把会计核算要涉及的内容分为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六个。对经济业务涉及的价值采用何种标准进行计量直接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所以原则上应采用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成本即历史成本对要素进行计量。但在某些经济活动中,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可能并不合理,因此规定还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方式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
同时,由于财务会计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这些相关者并不一定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了使他们通过会计信息真实、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
1Z1020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企业经济业务总是企业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的,一项经济业务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其性质是不同的,如一项货物买卖,站在买方的角度,支付货款属于费用支出,而站在卖方的角度,收取货款属于收入,所以会计核算首先应明确核算主体,由此形成了主体假设。另外,企业总是希望能够长期经营并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在不断地发生,但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则需要关注企业一段时间的经营情况及其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因此形成了持续经营和分期假设。企业经济活动涉及的业务种类繁多,只有采用货币形式对企业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等进行核算和监督,才能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
在企业持续经营和分期假设的会计核算下,各项收支实际发生时间与其起作用的周期不一定完全吻合,因此,在分期核算时,有关收支应根据其应起作用的时间一致,使不同时期的成本和费用与收入匹配,规定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1Z102014 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经济业务在会计上进行分类的结果,用以反映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反映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某一时期经营情况及其结果的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某一时点企业的总资产不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及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变动额,就是负债而形成的,这一原理形成了静态会计等式。
某一个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支出抵扣其这一时期的收入,就形成企业利润。这构成了企业报考会计等式。
企业某一时点的资产及其构成会随着紧后时期的生产经营情况而发生变动(如增加收入、偿还债务等),下一时期期末企业资产及其构成会发生变化,所以静态会计要素和报考会计要素相关之间又有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会计等式。
1Z102020成本与费用
1Z102021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理解费用与成本的关系,首先应明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总是要发生各种各样的支出,有些是为生产经营发生的,有些是为添置企业资产发生的,有些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中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才能称为费用,这些费用发生时就应在会计核算上得到体现,加以确认和计量;其次,由于会计分期核算的需要,期末要将有关费用归集到有关核算对象上,同时由于权责核算制的规定和假设,决定了核算对象应承担的费用有些是本期发生的,有些是以前时期发生的,有些是今后某一时期才实际支出的,反之,本期发生的费用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有些应由本期核算对象承担,有些已经由以前时期成本核算对象承担了,还可能有一些应由以后时期的核算对象承担,因此,某一个时期发生的费用支出不一定与应由本期核算对象承担的费用完全吻合;第三,应由本期核算对象承担的费用,根据费用的用途和功能,应由明确的核算对象(工程)承担的部分称为成本,另一部分确实应由本期承担,但不能或没有必要划分具体成本核算对象(工程)的称为这一时期的期间费用。
还应注意的是,生产费用是按照费用支出时的用途划分的一个类别,这些生产费用总是要进入成本,只是进入哪一个时期的问题,所以生产费用和生产成本也是不同的概念。
根据费用和成本的关系和差异,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费用可以分为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
1Z102022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
一、成本费用的确认
认识成本费用的确认实际上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支出发生时能不能视为费用(如资产支出、分配利润支出等是不作为费用的);二是可以视为费用的部分,应当确认为哪一期承担的费用;三是某一期承担的费用是确认为成本,还是不能或没有必要明确成本核算对象而直接作为当期的期间费用处理。
二、成本费用的计量
计量是在成本费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费用是通过所使用或所耗用的商品或劳务的价值来计量的,通常的费用计量标准是实际成本。有些费用,是直接为当期的生产/施工核算对象发生的,如某一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发生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等,通常能够在发生时即明确其受益对象;有些费用,如间接费用,需要按一定程序分摊到受益对象中。此外,有些资产将会使几个会计期间受益,这样,在计量通过系统、合理的分摊而形成的费用时,是以其资产取得成本的实际数进行计量的。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要按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和规定使用年限来计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也都属于这种情况。教材中讨论的间接费用分摊、固定资产摊销等的计算,就是为不能直接明确核算对象的那部分费用计量而服务的。
三、工程成本的计算方法
工程成本是按对象归集了的费用(即对象化了的费用),并在收入实现时结转成本。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所以在实际工程价款收入和对应的成本计算也分为不同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工程成本的结算期虽然有按月或分段及竣工后结算等方式,但不论定期或不定期结算已完工程成本,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必须在会计结算期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与分配。
例如:某项目基础工程施工期为3个月,合同约定基础完工以后支付工程价款,那么已完工程成本结算和工程价款收入核算中,周期为3个月,但在会计核算中,每一个月都要对工程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对工程成本开支情况进行核算和监督。
1Z102023工程成本的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施工成本管理需要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
一、工程成本及其核算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讨论的是工程施工中哪些费用可以作为直接费用,这些费用发生时,根据其作用的周期,直接计入相应周期的工程成本中;工程施工中的间接费用,属于施工费用/生产费用性质,但其不应由一个成本核算对象承担,所以在发生时,应先通过费用明细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按确定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直接费用还是间接费用,其作用的周期不一定是一个核算期,事先需要将其合理进行费用分期分摊。
二、工程成本核算的对象
工程成本核算对象是指在成本核算时所选择的施工生产费用的归集产品,即工程成本的承担者。直接影响费用支出时的核算方法和成本费用核算,所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工程成本核算的第一步。教材对建造项目核算对象的划分进行了原则讨论。
三、工程成本核算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这一部分实际分析了工程成本的核算的任务,从中可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1Z102024 期间费用的核算
建筑安装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工程承包和施工,各合同具有相对独立性,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较明确。而施工企业则主要从公司层面对所有项目进行指导、监管和管理,这些费用不能/没有必要有某一个项目或成本核算对象。
鉴于期间费用的特点,属于期间费用范畴的,不需要具体确定和划分成本核算,而可能需要对费用按时间段分配。
施工企业的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