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施工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应作为( )予以确认。
A.当期费用
B.跨期费用
C.直接费用
D.维持运营投资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企业有些支出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加以分摊也没有意义,对这类费用就应直接作为当期费用予以确认,如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
12、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列交易事项中,应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是( )。
A.收到上期出售产品的货款
B.上期购买的货物,但是本期才支付的货款
C.上期已经进行的销售宣传,但是本期才支付的宣传费
D.当期已经出售的产品,但是货款还没有收到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执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计入利润表。
13、某建设项目需要安装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现有两个方案:方案1,固定成本为20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2400元/件;方案2,固定成本为18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2500元/件。则( )。
A.当实际产量大于20000件时,应选方案1
B.当实际产量大于20000件时,应选方案2
C.无论实际产量多少都应选方案1
D.无论实际产量多少都应选方案2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在不需要增加投资背景下的折算费用法的计算公式(1Z101082-3),并结合题意,可以列出两个方案的折算费用:Zj1=20000000+2400×Q;Zj2=18000000+2500×Q。令Zj1=Zj2,可以求出此时的产量(临界产量)为20000件。另据测算,当实际产量大于20000件时,应选折算费用最低的方案1。
14、某工程施工有两个技术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资18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45万元;乙方案需投资22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40万元。设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2%,若采用增量投资收益率评价两方案,则( )。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B.甲乙两个方案的效果相同
C.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D.甲乙两个方案的折算费用相同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两方案的增量投资收益率=(45-40)/(220-180)=12.5%,高于基准收益率,所以投资额大的方案为优。
15、价值工程活动中,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是以产品( )为中心分析成本的事前成本计算方法。
A.功能
B.质量
C.价格
D.性能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价值工程是以功能为中心,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基础上来考虑降低产品成本的。
16、某施工企业拟租赁一台施工机械,已知该施工机械的价格为72万元,租期为7年,每年末支付租金,租金按附加率法计算,折现率为10%,附加率为4%,则每年应付租金为( )万元。
A.13.44
B.20.37
C.12.27
D.14.79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附加率法的计算公式(1062-3),每期租金=72/7+72×10%+72×4%=20.37(万元)。
17、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 )。
A.成本分析
B.信息搜集
C.方案创新
D.功能分析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价值工程的特点中,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18、在价值工程中,按( )分类,功能可以划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A.功能的重要程度
B.功能的性质
C.功能的量化标准
D.用户的需求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题考核的是功能分类依据与分类结果的对应关系。其中,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按功能的性质,可以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按用户的需求,可以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按功能的量化标准,可以分为过剩功能和不足功能;按总体与局部,可以分为总体功能和局部功能
19、某工程有四个实施方案可供选择,各方案的应用环境相同。甲、乙、丙、丁,四个方案的投资额依次是6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四个方案的年运行成本依次是16万元、13万元、10万元和6万元。若基准投资率为10%,则采用折算费用法的最优方案为( )。
A.丁
B.甲
C.乙
D.丙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在需要增加投资背景下的折算费用法的计算公式(1083-2 ),则四个方案的折算费用依次为:Z(甲)=16+60×10%=22(万元);Z(乙)=13+80×10%=21(万元);Z(丙)=10+100×10%=20(万元);Z(丁)=6+120×10%=18(万元)。因此,丁方案最佳。
20、通过确认、计量、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体现了( )职能。
A.管理会计
B.财务会计
C.会计监督
D.会计核算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