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作为农业大市,服务好“三农”始终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责无旁贷。要充分利用中央及省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强化责任意识,抢抓快干,求实创新,扎实抓好六项工作,不断增强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水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洪湖地处长江中游和四湖流域最下游,三面环水,是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江、东荆河、洪湖的防洪工作历来是全市的头等大事,没有一个安居的外部环境,建设新农村便是空谈。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国家投入巨资对洪湖市135公里长江干堤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堤防抗洪力明显增强,但与长江相连的91.05公里的东荆河堤抗洪标准不高,至今尚未加固,一遇大水,险情不断。2005年汛期东荆河发生的两次秋汛,多处堤段发生险情,给全市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另外,93.14公里的洪湖围堤矮小单薄,一遇大汛,险象环生,尤其是33公里的低矮堤段更是难以抗御“96.7”型洪涝灾害,洪湖围堤的防汛工作一直是全市人民的心腹之患。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该市正积极主动地争取东荆河堤防整治工程列入全国推进汉江中下游水利现代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洪湖围堤整险加固工程列入全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部分堤段开始建设,将会较好地解决洪湖内垸防洪保安的问题。
今年入汛以来,该市密切注视水雨情,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洪湖发生春旱时,及时请求荆州市防指,从四湖上游调水,并控制沿江沿湖涵闸,防止水源流失。在4月中旬和5月中下旬,洪湖两次遭受暴雨时,根据洪湖旱情和洪湖水位,及时启开张大口闸、小港湖闸、调度洪湖水位。在进入主汛期时,该市将洪湖水位控制在24.00米左右,既腾出湖容,又保证抗旱水源,同时又适时调度涵闸,让湖水流动,增强水体的置换和净化能力,从而达到防汛抗旱、环境保护、船舶航运等多种效益,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二、抓好水利建设工作,提供丰收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为响应党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扎实推进洪湖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去冬今春,全市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在政策的制定上,该市积极推行“政府引导,村级协作”办水利,实行“一事一议”办水利、大力提倡“民营水利”;在资金筹措上,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支持,政府以奖代投办水利,采取拍卖沟渠土地经营权、“一土多用”、以土换资的办法吸收社会资金办水利;同时本着“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田间排灌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2007年度,全市累计完成土石方840万立方米,占计划的90%,其中土方838.5万立方米,石方0.15万立方米。挖扩洗骨干渠道58条,长170公里;维修泵站,涵闸230处,进行了石码头泵站10千伏3公里线路改造。在水利建设中,还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水利建设与血防灭螺相结合,与植树造林、交通建设相结合,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工程管理相结合,实现了“疏好河,灭好螺,栽好树,修宽路”的目标。如燕窝镇疏挖扩洗骨干渠道19.4公路,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有旱灌不上,遇涝排不出”的问题。同时,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高产农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各项水利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使其水利工程规划科学化、合理化并切合各地实际。该市制订了全市中长期水利建设规划和年度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年一个周期,每年按10万亩农田建设速度整片推进,整体推进,当年施工,当年受益,使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十年后再来一个循环,使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为洪湖农业发展提供丰收保障。
三、抓好工程实施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去冬今春,该市利用国家资金狠抓了工程项目实施,在险工险段整治、泵站更新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试点四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在险工险段整治方面,针对去年汛期出现的险情,该市多方筹资190万元,对全市部分险工险段进行了整治。对洪湖围堤东湾段崩岸进行应急处理;对下内荆河六零垸3500米堤段和小港1000米堤段进行整险,完成土方9万立方米;对新堤老闸更换了3台启闭机,对白庙闸更换了3块闸门,确保其险工险情的度汛安全。
在泵站更新改造方面,一是完成了总装机7200千瓦南套泵站的6KV母线更换及3号机大修;二是完成了装机3100KW的大沙泵站更新改造,主要是更换2台1250KVA变压器及其它电器设备,确保大型泵站在今年汛期安全运用。
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该市正进行洪狮中心水厂建设工作。该水厂设计受益村4个,受益人口6600人,目前已完成厂区建设,完成200T/D清水池一座,混凝澄清池一座,正进行管道安装。
在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试点方面,该市在瞿家湾联合垸进行了小型农田水利试点,治理面积8000亩,现已完成土方8.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60万元。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市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遵照“四制”的要求,专款专用,严把质量关,切实为受益区域新农村建设提供水利工程设施基础保障。
四、抓好项目争取工作,提供活力保障。
洪湖市在认真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前提下,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有关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项目支撑。目前,重点向国家和省争取以下4个项目:一是大型泵站大沙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该泵站总改造规模78台12840千瓦,概算总投资8600万元,涉及乌林、新堤、龙口、燕窝、新滩、大同、大沙7个乡镇区。该项目已列入湖北省财政专项计划。二是隔堤北灌区第一期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计划资金3000万元,重点对峰口、万全两镇17万亩农田的排灌设施渠道进行配套改造,该工程可研已通过评审,有望在今年开工建设。三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该项工程由于国家卫生部确定今年荆州市重点是荆州区、江陵县、公安县三县市区,洪湖市明后年才有可能大规模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但仍努力争取今年湖北省安排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资金。四是申报周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该项目计划资金259万元,拟定将该村3870农田建成全省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棚蔬菜滴灌系统、大田喷灌系统、渠道硬化三种形式。该项目正在积极申请评审。总之,通过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水利工程项目资金,解决洪湖市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排灌效益减退的问题,为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活力保障。
五、抓好水政执法工作,提供和谐保障
水政执法是搞好水工程管理的基础,是全市人民共同享有水资源建立和谐社会的保障。为了搞好水政执法工作,保证水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2005年,洪湖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洪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文件。同时,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为主要内容,开展水法规宣传活动。为加大水法规的宣传力度,在滨湖办事处举办了30人参加的村干部水法规知识培训班,使这些村长、村支部书记提高对水法规的了解、认识,带动村民学习水法规,遵守水法规。此外,还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水事纠纷案件,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相继处理了汊河镇村民破坏南港河堤案,螺山镇村民跨渠违章建房案等几处大案,在全市影响很大,为营造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
六、抓好三项改革工作,提供发展保障
2006年以来,洪湖市以改革为动力,着重抓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乡镇水利站改革。一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晰水利工程管理产权,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争取做到对全市主要涵闸泵站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二是水价改革。按上级文件精神,水价实行两步制,做好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的测算,呈报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执行新的水费价格。三是乡镇水利站改革。根据《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争取洪湖市委、市政府出台改革方案,确定乡镇水利站人员编制、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确定聘用乡镇水利站人员,为乡镇防汛抗灾、水利建设、水政执法、水工程管理等作好充分的机构和人员准备,真正做到以钱养事,以钱干事,从而增添水利发展活力,使水利真正为全市社会经济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