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学习笔记

加强研究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深入发展

来源:233网校 2008年4月23日

  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引发了包括能源危机在内的各种资源短缺。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特点第一是节省,第二是环境友善。节省指的是节省资源、能源,简单用两个词来形容是少消耗、少排放,既少消耗资源与能源,又少排放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的物质。绿色建筑对全社会来说是观念问题,对建筑师来说,既是观念问题又是技术问题。

  目前,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包括几个层面。第一是政府层面。国家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法规、规范,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工作,而且还出台了关于绿色建筑评估手册,这很好。但是,关于推动绿色建筑的意识,国内起步得非常晚。自改革开放后,我们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重视GDP,过度耗用了有限的资源,过度破坏了我们本已不佳的环境。学术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当时政府没有采取具体的措施,在我国前瞻性、重要的建筑上未能体现出绿色的导向性,重视的是建筑物的风格和能够显示所谓成就的东西。第二是专业人士层面。尽管部分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热情非常高,但在建筑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当多的建筑师对绿色、生态仅知道一些概念,很多建筑师并没有把它运用到设计实践中。这其中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建筑教育的原因。第三是社会需求层面。现在有许多甲方将绿色、生态作为房产的卖点,在项目开发初期对生态、绿色的概念炒得异常火热,一旦初步设计后就开始“做减法”,到施工图时再减一次,有时在施工中还要减,当然减的都是“多余的”绿色、生态策略。其实这也不能责怪甲方,市场经济条件下,谁会为社会多投入,为自己少产出?庆幸的事,各级政府已经开始关注绿色建筑了,学术界、企业界也积极参与其中。尽管如此,在缺乏刚性的制约条件下,市场经济仅凭觉悟是不够的,政府除要结合经济承受能力考虑节省资源、能源及保护环境外,还要为建筑师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策略,因为大部分建筑师并不是研究者,虽有意识但未必知道怎么做,如果研究机构能够提出方便操作的策略来,再通过建筑师这个重要的角色来实现绿色建筑也就很自然了。所以说,绿色建筑对全社会来说是个观念问题,而对建筑师来说,除了观念外更重要的是技术问题。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技术层面的问题相对好解决一些,而改变观念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该上升到法规的程度才可能发展得更快

  虽然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了,但推广起来仍然困难重重。问题在于评估体系不是法规,人们可以参加但也可以不参加。这就好比对建筑学专业进行评估一样,全国120多所有建筑学专业的大学,只有20多所大学参加了评估,人家不参加的照样办学,生源也好,你没辙。所以说,从评估体系发展到行业法规,关键的不是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本身,而是看其是否有强制性的规范。如果评估体系没有法律效应,对于那些参加评估体系的企业,他们花了很多钱除能够获得绿色之名外,面对那些未参加评估体系的企业,他们因为投入的成本低很多,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这样一来,对于积极参加的开发商来说就显得不公平了。最终结果是还有多少人会加大对绿色建筑市场的投入呢?同样是地产开发商,对于出租者和出售者应该是不一样的,出售房屋的公司,必须建立强制性条文,才能有制约作用,否则运行费用与其无关,他何必关注和增加前期投入?而对于出租者,市场自然会对之形成约束,如果建筑不节能,运行费用很高,租房便会受到影响。但出售者情况则不同,将来运行费用高与之无关,而买房人开始也不清楚情况,买完就算了。将来运行费用高,意味着前期投入低,投入低意味着造价低、代价低,市场反而好。因此要对出售的房屋实行强制性法规,才能有制约作用,这样才能对我国的基本建设形成制约、抑制。国外曾有此类先例,如果基本建设被抑制,整个经济是否会受影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国家里,一旦基本建设因绿色法规而被制约住,那么可能各个行业都会受影响,问题就会很严重。

  再有一点,中国的许多研究缺乏深度。到目前为止,国内强调Why和What层面的问题比较多,谈How的问题比较少。发达国家在很多年以前主要就开始研究How的问题了,How包括地域性的问题、可操作的问题。而国内的某些研究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他们热衷于归纳流派、主义、风格特点,有的研究生态建筑的造型特点的建筑师,如同研究感冒药的形状和色彩而忽略药学本身的“研究者”,感冒患者会要求医生开“绿色、椭圆的药片吗”?这两个方面都是我国和国外的差距。

  因此,推广绿色建筑需要政府发挥出强大的决策作用,或是说国家层面要体现出鼓励政策。如很多开发商为了实现绿色策略,为保护环境花了很多钱,当然也包括其在宣传策略上的投入,但毕竟是多投入了,他们多投入的是为了整体的环境,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再如对中水和太阳能的利用,有多少企业能够得到政府的减免税优惠政策,最终这样的开发商还有积极性吗?如果政府没有这样的政策,绿色建筑是不可能真正推广的,靠有觉悟、有兴趣的人去做是很难成功的。如在德国使用太阳能光电板,会得到政府的补贴,美国也是。这样,投资商、开发商就愿意更多地去做这件事情了,市场前景也好了,产量扩大后价钱自然下来了,形成良性循环。

  做好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绿色建筑研究

  绿色建筑是个地域性的问题,它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一个成熟的关键技术或是几个技术就可以涵盖所有绿色建筑的问题。比如“温室效应”,在高纬度地区是冬季利用太阳能的绿色设计策略,而在低纬度地区则是导致建筑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又如“烟囱效应”是炎热地区的降温手段,而在寒冷地区的冬季则万万不可使用。

  正是如此,国内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如清华、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天大、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大、华中科大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建科院等等,还有很多企业均对应各自的领域做了很多研究性的工作。如在台湾,有人写了许多关于湿热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们对亚热带问题研究得多,东北地区的对高寒地区的研究问题要多一些等等。可以这样说,通过研究地方性的问题,从一个面上深入研究,能把问题具体化,之后在做好全面性的研究,对研究绿色建筑事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更现实的推动意义。以华中科大为例,该校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拟从三个层面重点研究绿色建筑的问题。一是加大对地域性的研究;二是重点加大从对单体建筑的研究转入城市设计尺度的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谈到单体建筑,关于朝向问题、墙厚问题、窗墙比问题、材料问题、自然通风问题、遮阳问题等,特别是在夏热冬冷地区,夏天那么热、冬天那么冷,有什么招?这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领域。三是除研究外,还要做些绿色建筑的实践,许多绿色建筑在设计、建成之后已经没多少绿色的影子了,必须要坚持到底。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对发展绿色建筑不能简单地列个技术清单就完了,重点要发展哪些,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我们还是要以推广和发展适宜的技术为主,而适宜的技术并不等于低技术,但也不完全是高技术,各地应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绿色建筑,这才是我们的发展需求所在。

  本文受访者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曾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托马斯·赫尔左格研究所研修。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生态建筑。

  作者:陶晓·王静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