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工程获科技进步奖的基本情况
三峡工程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涉及泥沙与航运、水文、地质、水工、施工、建材、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生态环境等多学科、多专业,是一项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大协作。
三峡工程开工11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葛洲坝集团公司等数十家设计、科研、院校、施工单位的数千名科技人员,为三峡工程的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有数十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有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及相应省部级科技奖励。
(1) 载流及围堰技术方面。“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试验研究”1998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深水高土石围堰关键技术研究”2001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大坝(含电站)技术方面。“三峡工程电站进水口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技术成果和进水口型式论证”1998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设计与非线性分析”1999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散装水泥、粉煤灰实时调运指挥系统”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新技术的研究及实践”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塔带机及供料线施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混凝土预冷二次风冷骨料技术研究与应用”2002年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3) 船闸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方面。“岩质高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和软件系统”1996年获原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岩质高边坡预应力锚固技术研究”1997年获原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峡工程临时船闸和升船机之间隔墩岩体力学性状研究”1999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2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与稳定反馈分析及预报研究”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船闸水力学技术方面。“船闸水力学模型缩尺影响及其校正方法的研究”和“船闸输水初始流量增率和惯性水头计算”1996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水头多级船闸水力学及结构研究——三峡永久船闸水力学关键技术研究”1997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多级船闸水力学关键技术”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峡船闸输水阀门水力学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1998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水廊道及阀门水力学研究”2002年获交通部航海科学技术一等奖,“承船箱运行时升船机提升悬吊系统及箱体内水体报考特性模型试验研究”1995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 泥沙技术方面。“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在三峡工程中初步应用”1993年获原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库区泥沙模型试验研究”1995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坝区泥沙淤积对通航和发电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优选研究”1997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6) 防洪与调度方面。“长江三峡工程防护问题研究”1993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电站群优化补偿调节及三峡水库综合利用优化调度”1993年获原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996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防洪系统研究”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7) 环境、监测及其他领域方面。“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崩滑对航运影响的研究”1993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江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实施规划”1997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峡右岸混凝土生产与运输调度”199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环氧浇注干式励磁变压器研究”获200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峡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与信息分析研究”200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还有一些项目是紧密结合三峡工程的需求开展的基础或通用科研项目,如“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研制、生产、集成和推广应用”,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等单位完成,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成果在三峡工程得到有效应用:“预应力岩土锚固综合技术及其应用”,由原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等单位完成,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成果为三峡船闸高边坡岩石锚固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得到全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