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是现在的中国建筑与世界差的最大的部分,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建构是很成功的。
成功重要表现在建构的标准化,和对材料性质的掌握。而恰恰这又是现代中国建筑最薄弱的地方。
标准化 标准化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他已实现在各个领域上。然而建筑的标准化只有中国真正的实现了。
首先是构件的标准化,远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提有了“材”的概念的提出。
材是构件的标准,构件的基本尺度。当一个构件的数据被准确的标出时,那么,这个构件的大小形态就定了型。于是,全国上下都可按照这个规范来营造。
这样,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营造速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在同时期,中国要建造同西方一样等级的建筑要省去太多的时间。
同时,构件的标准化,也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就是建筑成本。人们有了分工,自然,最获益的就是效率然后就是空间的标准化,空间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一个间字上。所有的平面都是由间来组成,帝王的房子有九间大,我们的房子只能有三间大。
于是,在中国,帝王、将相、诸侯的建筑都就有明确的标准。这样,这么大的中国,所有的建筑都有了规范。这很难得的奇迹。标准化,使中国传统建筑在建构方面一个很大的进步。当时,乃至拿到现在都是很先进的。“因材致用” 这四个字是候老师在中国建筑美学上提出的。他赞美的是便是老祖宗对材料性质的成功掌握。
建筑师哲路易。康曾对砖说,砖你要什么?砖说,我要拱。这是一个小的例子,但从拱中,我们确可以闻到砖的气息。同样,中国的古建样式轻巧,就像他的材料木材一样。大的飞檐,透漏的屋身。每一处,都有木材的味道。中国的抬梁式的建构,把木材的优点发挥到顶峰,这在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就是缘自于对木的了解,与对木的热爱。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历史,也是木建构的历史。所以木,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最充分,最普遍的运用。
最后建构,在古代中国确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中国的木建构即使在现在也不落后,然而,社会形态的改变,在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停滞,我们现在的建构理念,建构手段都已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国家。
中国传统建筑为我们留下。
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好处,并向发扬下去。但如何继承,滥用大屋顶还是把古建的形态用现代的材料,技术表现出来。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历史。所以,中国的建筑也是封建社会的建筑。如今社会形态变了,所以,建筑也应该变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国传统建筑好是好在哪里。然后,既不学习他的形式,也不学习他的空间。但要领会他的精神,中国的精神要知道,我们现在在做的是当代的中国建筑,传统的是中国的,但也是过去的。传统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中国的。(考试大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