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新技术在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护岸工程可防洪护堤、保护岸线、控制河势,还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积极的影响。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水,中下游河道汛期和汛后共出险58处,对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长委组织建设的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中,护岸工程占总投资的60%左右,总长度593km.护岸工程中广泛应用了新技术,这突出表现在水下护脚工程材料除传统的抛石、柴枕、柴排外,还有铰链混凝土沉排、模袋混凝土(砂)、合金钢丝网石笼等新材料。
铰链混凝土沉排工艺系用钢制扣件将预制混凝土块连接成排,一般由系排梁、排体组成。其突出特点是集柔性与整体性于一体,能较好地适应河床在顶冲水流作用下发生的变化,确保坡脚的稳定,并且基本不需维修,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安徽同马大堤、湖北黄冈长江干堤、粑铺长江大堤都运用过这种工艺,其中黄冈长江干堤吕杨林段使用的水上平拉连续沉排工艺颇具特色,该工艺比垂直起吊沉排工效高,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应性强。今年在安徽铜陵和芜裕河段将再实施两段铰链混凝土沉排。
模袋混凝土(砂)护岸是用高强度锦纶丝袋均匀贴在坡面上,其内用泵充灌流动混凝土或砂而成的一种新技术。2000年度安徽无为大堤进行了模袋混凝土施工试验,今年准备在铜陵、下荆江河控湖北段实施。模袋混凝土护岸最大优点是适于水下施工,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便于机械化施工,能降低劳动强度、管理维护工程量及费用。今年武汉万人挡险段实施了模袋砂护岸工程,模袋砂护岸主要优点是具有良好的柔性和透水性,适用于近岸河床为砂质又不稳定,且船舶停靠较少的地段。
合金钢丝网石笼护岸是用合金钢丝制成网兜,内装一定粒径的块石,沉放于河底。网兜的大小和内装块石的多少,由实施地段的水流条件和河床变形强度决定。今年湖北石首河湾整治将实施这一工程。其优点是抗冲能力强,整体性好,耐腐蚀,柔性好,能适应河床变化,一般用于水深流急的重点险段。
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在护岸工程建设中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实施两年多来,护岸工程经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达75.8%.除两个标段由于河势变化、河床冲刷、岸坡土体性状差及河道违规采砂等原因,在汛后产生局部滑塌或变形外,其余护岸工程运行良好,得到沿江地方领导和群众的普遍赞扬。
三、重视科研,推动高新技术应用
隐蔽工程建设还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研究,以此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在水文地质勘测中,分别采用了差分式全球定位系统(DGPS)、多波束水下测深仪等先进技术,保证了成果质量。通过土工试验、河床演变分析、渗流分析、边坡稳定分析等科研工作,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对深层搅拌造墙技术的发展,长江建管局给予了扶持,由长江工程技术公司、北京振冲公司分别研制的六头搅拌设备已在隐蔽工程建设中得到成功应用。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适应条件及施工控制要求,经水利部批准,还在洪湖监利长江干堤施工中组织了对中水对外公司、中国华水山东公司及长江岩土公司等单位研制的超薄防渗墙设备进行试验。2001年5月,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对其进行了现场测评。在涵闸加固中运用先进的调试软件进行安装调试,即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工效。
针对隐蔽工程建设的技术特点,长江建管局还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防渗墙无损探伤检测技术研究、防渗墙施工过程中堤身产生裂缝的机理及处理措施研究、防渗墙对堤内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防渗墙墙体材料(水泥土与塑性混凝土)试验研究等多项科研。此外,还进行了施工环境保护研究并实施环境监理,这在我国堤防建设中为首例。(考试大一级建造师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