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公路工程学习笔记

一级建造师:传统住宅庭院的理水艺术

来源:233网校 2009年3月18日
  住宅庭院亦叫做第宅庭院(housegarden),是庭院理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它远比皇家园林的规模要小,面积小到半亩大到数十亩不等,且四周多有高大的围墙使其与外界隔绝开来,遂被西方人士称为带围墙的花园(walledsmallgarden)。在中国传统园林家族中,此类园林最多,遍布大江南北。如北京的勺园、恭王府花园,苏州拙政园等。而遗留最多的则是散落于江南的住宅庭院,这些庭院多是明代或近百年之物,无论是在造诣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堪称中国之最,为后人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理水艺术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水作为一种景观要素和造园方式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庭院理景艺术中,历来就有“水为庭院灵魂”之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认知。至汉代,已有在庭院中开水池做游观的例子。如:山东诸城出土的汉墓画像石上就刻有一所宅院,在宅院的二门内开凿有水池,池中刻人泛轻舟。时至唐宋,随着人们对自然美的品位的加深,园林小型化、私有化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庭院中挖池、叠山、置石、育树、培花的理景艺术已经日益普遍。时人青睐于自己在庭院中挖小池,并在小池中养殖鳞鱼、水草等,文人墨客喜好玩小池并依此作诗吟赋。如:首倡其风的唐太宗李世民为许敬宗家的小池做《小池赋》,其中有一段“引泾渭之余景,萦咫之方塘。竹分从而响,草异色而同芳……牵狭镜兮数寻,泛芥舟而已沉。虽有渐与溟渤,亦足莹乎心神。”(《全唐诗》卷八)。更有甚者,唐宋两代文人为了求得一片水面,竟然造“澡盆”大小的“盆池”,或干脆埋个瓦盆于自家的庭院之中,聊以体现对江湖美色的情感。记载文人墨客把玩盆池的诗词屡见不鲜。如:文学大师韩愈曾写有盆池诗五首,白居易、杜牧等也时作盆池之诗。明清时代的达官贵人、商贾士人、文人墨客多崇尚庭院理景。这时的庭院理景艺术已达精妙。这从遗存至今的住宅庭院和文献中不难验证。水在庭院中的应用%考\试大%也至化境,往往山借水势,水依山行,随使山水园至大成。常有以水为主题的庭院。其中以水为主题的极端的例子是所谓的水园,即庭院中除了水以外几乎没有其他景物。如:绍兴兰亭右军祠,庭院当中凿设水池,水池周围由房屋环绕,池中设一亭一台,别无它物。虽然有些单调却也干净利索、主题鲜明。又如苏州拙政园的小沧浪水院,用桥、亭、廊、榭将水池围合成小院,空间流通,层次丰富、景色动人,少前者的严肃气氛。随着庭院理景艺术的发展,以水为主题的庭院屡见不鲜,水是庭院理景艺术中最易做到而且效果很好的一种园林景观要素。
  庭院用水的处理大致可以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处理方法。集中处理水的方法多用在中、小型的庭园中。这些庭园往往四周环型陈列建筑,中间设有水池,最终形成一种向心和内聚的格局。水池多采用自由曲折的形状,并用山石做驳岸,错落有致,赋予情趣。水池的形状大抵有三种:一是个别皇家苑囿中的园中园采用的方方正正的平面,如北海画舫斋,水面方正并充满整个院落,无余地培植花木,体现庭院的开朗宁静,但失之空旷且单调。二是水池形状各异,如苏州畅园、网师园等,虽以水池为中心,但是水池和建筑之间或多或少留有空隙藉以种植花木,叠置山石,从而使之富有自然情趣。三是水池多集中于庭院一侧,留大面积空间供堆山叠石,种植花木,从而形成一种山水各相或山环水抱的格局,如苏州的艺圃。与集中用水相立则是分散用水,常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通透的若干小区,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常用于大中型的园林中。
  庭院用水有动静之分:静水犹如平镜,与周围的廊榭亭阁,红花绿树等富有节奏感的体形相对比,可以形成园中的一个休止空间。再加上水面倒影,彩色灯光,成五彩缤纷的水色变化,宛若神仙幻境。动水与静水相对而言,在传统理水艺术中动水的应用常常模拟瀑布、山涧、溪流等水形态,或涓涓细流,或气势如宏……但是在庭院中的动水应用最多的还是把山石叠高,山下挖池做潭,水自高处泻下,取水的形,色,声。   快把一级建造师站点加入收藏夹吧!
  传统庭院的理水特色可以概括为三点:
  1、引水入园,挖坑成池。在大中型的园林中往往引入自然水源,或集中用水或分散用水。而在一些面积小,无自然水源的庭院中则讲究“水意”,挖池堆山,就地取水,以少胜多。甚至取“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联想与幻觉来创造水景。
  2、山水相依,崇尚自然。传统园林的体系是崇尚自然的,有山多有水,有水多有山。因而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山水庭院模式。
  3、以水的诗情画意,寓意人生哲理。传统庭院多重意境,多情趣,尚恬淡,觅天趣。
  总之,中国的庭院理水艺术是独立发展的一个系统,它着重强调对自然山水景观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对水的自然形态的表现的关键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用水的特征表现的艺术真实,突出“虽为人开,宛若天成”的意境,运用源流、动静、聚分、对比、衬托、声色、光影、藏引等一系列的手法来符合自然水势的表现,从而赢得人们心理上的认同与喜爱,追求一种理想化的自然景观效果。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