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1)黄土的结构
黄土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可达55%以上,其中粗粉粒(0.05~0.01mm)含量又大于细粉粒(0.01~0.005mm)的含量。
(2)黄土的多孔隙性
黄土又被称为“大孔土”,黄土的孔隙率变化在35%~60%之间,有沿深度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地理分布上则有着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孔隙率逐渐增大的规律。
(3)黄土的节理
新黄土中原生柱状垂直节理发育,未发现有构造节理;老黄土中普遍发育有斜节理,属构造节理。黄土节理一般在干燥而固结的黄土层中比较发育,土层上部较下部发育。
(4)黄土的水理特性
①渗水性
②收缩和膨胀性
③崩解性
(5)抗剪强度
由于垂直节理及大孔隙的存在,原状黄土的强度随方向而异,一般情况下水平方向的强度较大,45°方向的强度居中,垂直方向的强度较小。但是,冲积、洪积黄土则因存在有水平节理的关系,则以水平方向的强度最低,垂直方向的强度最大。
原状黄土抗剪强度的峰值和残值差值较大,是黄土地区多崩塌性滑坡和突发性滑坡的重要原因。
(6)黄土的湿陷性
黄土在一定压力(土自重或自重压力和外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的显著下沉现象,称之为湿陷。具有湿陷性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D31-05-2017)中规定黄土的湿陷性应按室内浸水饱和压缩试验在一定压力测定的湿陷系数δs值来判别。当湿陷系数δs≥0.015时,为湿陷性黄土;当湿陷系δs<0.015时,为非湿陷性黄土。
2)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3)地基处理方法均应进行试验段施工。基底处理场地附近有结构物时,场地边缘与结构物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应满足规定要求;
冲击碾压或强夯处理段,地基土的压实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应在施工结束 7d 后进行检测,强度检验应在15d后进行。
(5)换填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宜采用石灰土垫层或水泥土垫层,也可采用素土垫层。石灰土垫层宜采用磨细生石灰粉;石灰剂量或水泥剂量应满足要求;垫层应分层摊铺碾压,每层厚度宜不大于 300mm,压实度应符合所在部位的标准要求。
(6)冲击碾压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冲压处理的施工长度应不小于 100m;与结构物的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时宜开挖隔震沟;地基土的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3% 范围内;应采用排压法进行冲压;过程中应对地基的沉降值、压实度进行检测。
(7)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同一强夯能级宜采用重锤、低落距的方式进行;地基土的含水率宜控制在8%~24%之间;宜分为主夯、副夯、满夯三遍实施,两遍夯击之间宜有一定的时间间歇;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与结构物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时应开挖隔震沟。
(8)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深度在12m之内时,宜采用沉管法成孔;超过12m时,可采用预钻孔法进行成孔;石灰土挤密桩不得采用生石灰;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所用石屑粒径宜为0~5mm,碎石粒径宜为5~20mmm,含泥量应不大于5%;填料前应夯实孔底;成桩回填应分层投料分层夯击,填料的压实度宜不小于93%;挤密桩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桩顶石灰土垫层的施工
(9)采用桩基础法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
应进行单桩承载力试验,预制桩应在成桩15d后;灌注桩应在成桩28d后进行。
3)黄土陷穴处理方法
(1)路堤坡脚线或路堑坡顶线之外,原地表高侧80m范围内、低侧50m范围内存在的黄土陷穴宜进行处理,对串珠状陷穴与路堑边坡出露陷穴应进行处理,对规定距离以外倾向路基的陷穴宜进行处理。
(2)陷穴处理前,应对流向陷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采取拦截引排措施。
(3)采用灌砂法处理的陷穴,地表下0.5m范围内应采用 6%~8%的石灰土进行封填并压实。
(4)对危及路基安全的黄土陷穴,应根据其埋藏深度和大小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陷穴处理方法 表1.1-14
处理方法 | 回填 夯实 | 明挖回填夯实 | 开挖导洞或竖井回填夯实 | 注浆或爆破回填 | 灌砂 |
适用条件 | 明陷穴 | 陷穴埋藏深度≤3m | 3m<陷穴埋藏深度≤6m | 陷穴埋藏深度>6m | 陷穴埋藏深度≤3m,直径≤2m,洞身较直 |
4)黄土路堤填筑
(1)黄土填料应符合表 1.1-3 的规定。当CBR值不满足要求时,可掺石灰进行改良。
(3)填挖结合处应清除表层土和松散土层,顶部宜开挖成高度不大于2m、宽度不小于2m的多层台阶,并应对台阶进行压实处理。
(4)黄土碾压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内。
5)黄土路堑施工
(1)施工前应对路堑顶两侧有危害的黄土陷穴进行处理,堑顶的裂缝和积水洼地应填平夯实,地表平坦或自然坡倾向路基时应在堑顶设置防渗截水沟或拦水埂。
(2)接近路床高程时宜顺坡开挖。路床需要处理时,应在处理后进行成型层施工。
(3)施工中应记录坡面的地层产状及地下水出露情况,存在不利于边坡稳定的状况或发现边坡有变形加剧迹象时,应及时反馈处理。
(4)路基边沟宜在基底处理后、路床成型层施工前完成。
6)需进行沉降与位移监测的场合
黄土填筑的高路堤、陡斜坡地段的路堤、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路堤、深路堑段的边坡及坡顶宜进行沉降及位移监测。监测点的布置、观测频率及监测期应符合要求。 有要求时应对深路堑边坡的深层进行变形监测。
【单选题】关于黄土路堤填筑施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黄士宜用作路床填料
B.当CBR值不满足要求时,可掺粉煤灰进行改良
C.雨水导致的边坡冲沟应挖台阶夯实处理
D.黄土碾压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最佳含水率+1%范围内
(1)黄土填料应符合1.1-3的规定。当CBR值不满足要求时,可掺石灰进行改良。
(2)黄土不得用于路基的浸水部位,老黄土不宜用作路床填料。
(3)填挖结合处应清除表层土和松散土层,顶部宜开挖成高度不大于2m、宽度不小于2m的多层台阶,并应对台阶进行压实处理。
(4)黄土碾压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最佳会水率+2%范围内。
(5)路床区换填非黄十填料时,应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中4.2 路床的要求执行。
(6)雨水导致的边坡冲沟应挖台阶夯实处理。
(7)高路堤应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务方式进行补充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