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路基压实质量问题防治
1. 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率两个百分点,易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 1.1,液限大于 40,塑性指数大于 18)。
2)防治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现象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率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现象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率适宜后重新碾压。
2. 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0mm~750m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2)防治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轨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5)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 1.1,液限大于 40,塑性指数大于 18)。
【单选题】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裏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最容易导致()。
A.纵向开裂
B.表面溜坍
C.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
D.弹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