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考点一、 施工测量
【考核年份:2005、2007、2009、2011、2014、2018选择,2012、2016案例】
一、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1、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①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②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③建筑物的主轴线,再进行建筑部的④细部放样。(大中项目:建大网→布小网→测主线→放细部)
2、施工测量的方法
(1)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2)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
(图片来源于233网校郭炜老师精讲课程)
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
由HA+a=HB+b ,得知 B点高程为:HB=HA+a-b
a为后视读数,即已知高程点A所立标杆的读数。
b为前视读数,即未知高程点B所立标杆的读数。
3、建筑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
(1)基坑变形观测分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基坑回弹观测。监测点布置要求有:基坑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变形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受力变形较大处设点;观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0m,且每侧边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垂直观测点宜共用同一点。
(2)基坑回弹观测不应少于3次。第一次应在基坑开挖之前,第二次应在基坑挖好之后,第三次应在浇筑基础混凝土之前。
(3)民用建筑基础及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有:
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 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对于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4)框架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的每个和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5)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6)超高层建筑和大型网架结构的每个大型结构柱监测点不宜少于2个,且对称布置。
(4)当建筑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或增加观测内容:
1)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2)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3)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情况;
4)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5)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异常变形情况。
考点二、常用工程测量仪器的性能与应用
【考核年份:2005、2004、2013、2019,选择为主】
水准仪 | ①测量两点间的高差;②由控制点的已知高程来推算测点的高程;③测量两点间的大致水平距离。 |
经纬仪 | ①测量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②测量竖直角;③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
全站仪 | 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内得到平距、高差、点的坐标和高程。 |
练习题
1、【2005年考题】A点高程为36.05m,现取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水准测量,前视点读数为1.12m,后视点读数为1.22m,则B点的高程为( )m。
A.35.15
B.35.95
C.36.15
D.36.95
2、【2014年考题】对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形式的建筑场地,是方便的平面点位放线测量方法是(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前方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3、【2009年考题】某高程测量,已知A点高程为HA,欲测得B点高程H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
A.HB=HA-a-b
B.HB=HA+a+b
C.HB=HA+a-b
D.HB=HA-a+b
4、【2018年考题】民用建筑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宜布置在( )。
A.建筑四角
B.核心筒四角
C.大转角处
D.基础梁上
E.高低层交接处
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 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对于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4)框架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的每个和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5)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6)超高层建筑和大型网架结构的每个大型结构柱监测点不宜少于2个,且对称布置。
5、【2013年考题】不能测量水平距离仪器是( )。
A.水准仪
B.经纬仪
C.全站仪
D.垂准仪
“施工测量”这一节内容在一建考试的选择题和案例题中都有涉及,主要还是以选择为主。细枝末节的知识点较多,以理解为主,建议考生要仔细听完精讲班的课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记忆,才能事半功倍。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cschwenwei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