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一、近三年分值统计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重要考点总结
考点一、模板工程
1、分类及特性、设计原则及安装要点
分类及特性 | 模板工程包括模板和支架系统两大部分。 1)胶合板模板:自重轻、板幅大、板面平整、施工安装方便简单。 2)组合钢模板:灵活、通用性强、周转高、接缝多严密差。 3)钢框木胶合板:自重轻、面积大、拼缝少、维修简单。 4)大模板:整体性好、抗震性强、无拼缝、重量大、需起重机吊运。 5)组合铝合金模板:重量轻、拼缝好、周转快、成型误差小、利于早拆体系应用。但成本较高、强度比钢模板小、产品规格较少。 |
设计原则 | 1)实用性 2)安全性: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经济性 【对比: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
安装要点 | 1)模板的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等不得混用。 2)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 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4)对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 5)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
2、模板的拆除 【2004/2005/2009/2011/2013/2015/2017】
(1)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2)不承重的侧模板: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1)模板的拆除顺序: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2)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2m的规定确定。
考点二、钢筋工程
钢筋性质 | (1)冷轧带肋钢筋呈硬钢性质,无明显屈服点,一般用塑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定为屈服强度,并用σ0.2表示。 (2)钢筋的延性通常用拉伸试验测得的伸长率表示,伸长率随钢筋强度(等级)提高而降低。 (3)钢筋冷弯是考核钢筋塑性指标,一般随强度提高而降低。 (4)钢材可焊性用碳当量表示,随碳当量百分比的增高而降低。 |
钢筋配料 |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直筋:弯构减保护)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弯筋:直斜弯钩减弯曲)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箍周加箍调) (注:钢筋如需要搭接,还要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方式。直径2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 |
钢筋代换 | (1)代换原则:(等强度或等面积) 1)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2)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2)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办理相应手续。钢筋代换除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
钢筋连接 | (1)连接方法: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 (2)焊接方法: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3)钢筋机械连接:有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包括钢筋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最多采用)等方法。 (4)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架的拉杆等)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5)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
钢筋加工 | (1)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 (2)采用冷拉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其余钢筋不宜大于1%。 (3)钢筋除锈:一是在钢筋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等。【口诀:杀鸡手酸】 (4)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 |
钢筋安装 | 1、墙钢筋绑扎 (1)墙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2)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不大于12mm)或6m(直径大于12mm)或层高加搭接长度,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2、梁、板钢筋绑扎 (1)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2)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
习题1:【2017】拆除跨度为7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的底模及支架时,其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
A. 50%
B. 75%
C. 85%
D. 100%
习题2:【2017】受力钢筋代换应征得( )同意。
A. 监理单位
B. 施工单位
C. 设计单位
D. 勘察单位
考点三、混凝土工程
1、原材料
水泥 |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计算,并经试配调整后确定。 |
2、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 (1)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得分层、离析,否则,应在浇筑前二次搅拌。 (2)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转运次数,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运至现场并浇筑完毕。 |
泵送混凝土 | (1)泵送混凝土具有输送能力大、效率高、连续作业、节省人力等优点。 (2)泵送混您土配合比设计: 1)入泵坍落度不宜低于100mm; 2)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 3)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 (3)浇筑时应由远及近进行; (4)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预防堵塞。 |
混凝土浇筑 | (1)浇筑前应认真交底、检查,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结构浇筑前应在底部填以≤30mm厚砂浆; (3)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②粗骨料粒径小于25mm时,不宜超过6m。 当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4)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50mm。 (5)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浇筑,单向板沿长边浇筑;拱和高度大于1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
施工缝 |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2)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口诀:清水润铺捣】【2018案例】 |
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 | (1)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14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 (2)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4d的湿润养护。 |
混凝土的养护 | (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3)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
习题3:【2010二建】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 )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A.吸水率
B.强度等级
C.耐久性
D.工作性
E.分层度
习题4:【2009二建】下列关于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柱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
B.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长边位置
C.有主次梁的楼板,留置在主梁跨中1/3范围内
D.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
E.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习题5:【2010】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方法( )。
A.覆盖浇水养护
B.塑料布覆盖包裹养护
C.养生液养护
D.蒸汽养护
E.升温养护
习题6:【201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应在混凝土( )开始。
A.初凝前
B.终凝前
C.终凝后
D.强度达到1.2N/mm2 以后
习题7:【2018案例节选】“后浇带施工专项方案”中确定:模板独立支设;剔除模板用钢丝网;因设计无要求,基础底板后浇带10d后封闭等。
【问题】指出“后浇带专项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写出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1)不妥之处:因设计无要求,基础底板后浇带10d后封闭。
(2)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正确做法是:
1)清理杂物和松动石子;
2)充分湿润并冲洗干净;
3)浇筑前,先刷一道水泥浆;
4)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5)强度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6)保持至少14d的湿润养护。
考点四、预应力工程
1、预应力的分类及特点
按预加应力的方式划分 | 1)先张法预应力: 先张拉预应力筋再浇筑混凝土,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2)后张法预应力: 先浇筑混凝土,再在其上张拉预应力筋,预应力是靠锚具传递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
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划分 |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
2、预应力施工
先张法 | 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采用消除应力钢丝或钢绞线作为预应力筋的先张法构件,尚不应低于30MPa。 |
后张法 | (1)有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20m时,可一端张拉,大于20m时,宜两端张拉。 (2)预应力筋为直线时,一端张拉长度可延长至35m。 (3)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40m时,一端张拉;大于40m时,宜两端张拉。 (4)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孔道灌浆,水灰比不应大于0.45,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
习题8:【2007/2005】采用先张法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放张时,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
A.50%
B.70%
C.75%
D.80%
习题9:【2018】关于预应力工程施工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都使用台座
B. 都预留预应力孔道
C. 都采用放张工艺
D. 都使用张拉设备
233网校解析:选项A错误,台座用于先张法中,承受预应力筋的全部张拉力。
选项B错误,无粘结预应力筋不需预留孔道。
选项C错误,先张法需要放张,后张法不需要放张。
选项D正确,二者都要张拉预应力筋,所以都要使用张拉设备。
针对零基础,理论及实战经验均匮乏的考生,2021年一级建造师钻石无忧班已来袭!完善且科学的授课体系,将为您的一级建造师考试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cschwenwei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