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管理要点
现浇混凝土工程 | 要点 |
安全技术措施 | 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当支承在地基上时,应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
模板安装 | 1、模板工程安装高度超过3.0m,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2、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 3、当钢模板高度超过15m以上时,应安设避雷设施,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4、遇大雨、大雾、沙尘、大雪或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露天高处作业。6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 |
模板拆除 | 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模板的拆除,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膜必须在预应力张拉完毕才能拆除 2、拆模作业之前必须填写拆模申请,并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方能批准拆模 |
二、吊装工程安全管理要点
吊装工程 | 要点 |
施工特点 | 正确选用起重机具是完成吊装任务的主导因素 |
起重设备 | 起重机经检验后可以持续使用并要持有市级有关部门定期核发的准用证 |
安全控制要点 | 触电事故的安全控制要点:吊装作业使用行灯照明时,电压不得超过36V |
三、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要点
(一)高处作业基本要求
高处作业 | 要点 |
基本要求 | 建筑施工中凡涉及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防护网搭设的,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制定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安全防护设施 |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防护栏杆的设置与搭设 2、攀登与悬空作业的用具与设施搭设 3、操作平台及平台防护设施的搭设 4、防护棚的搭设 5、安全网的设置 6、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所用的材料、配件的规格 7、设施的节点构造,材料配件的规格,材质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连接状况 |
安全防护设施 验收资料 |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 2、安全防护用具用品、材料和设备产品合格证明 3、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 4、预理件隐蔽验收记录 5、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 |
(二)临边与洞口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1、临边作业
临边作业 | 安全防范措施 |
基本要求 | 坠落高度在基准面2m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取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
施工的楼梯 | (1)施工的楼梯口、楼梯平台和梯段边,应安装防护栏杆 (2)外设楼梯口、楼梯平台和梯段边还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 |
建筑物外围 | (1)对没有设置外脚手架的工程,应设置防护栏杆 (2)对有外脚手架的工程,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立网应设置在脚手架外侧立杆上 |
升降设备 | 施工升降机,龙门架和井架物料提升机等在建筑物间设置的停层平台两侧边,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
停层平台口 | (1)停层平台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的楼层防护门,并应设置防外开装置。 (2)井架物料提升机通道中间,应分别设置隔离设施 |
2、洞口作业
形式 | 安全防范措施 | |
洞口作业 | 短边尺寸 | - |
竖向洞口 | <500mm | 应采取封堵措施 |
≥500mm | 1、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用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 2、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 |
非竖向洞口 | 25-500mm | 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
500-1500mm | 应采用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 | |
≥1500mm | 1、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 2、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 |
电梯井口 | 1、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门,其高度不应小于1.5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0mm,并应设置挡脚板 2、在电梯施工前,电梯井道内应每隔2层且不大于10m加设一道安全平网。电梯井内的施工层上部,应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 |
其他 | 墙面等处落地的竖向洞口、窗台高度低于800mm的竖向洞口及框架结构在浇筑完混凝土未砌筑墙体时的洞口应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 |
(三)防护栏杆
部位或作业 | 要点 |
防护栏杆 | 1、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挡脚板组成,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m,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 (2)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m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mm (3)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 (4)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2、防护栏杆的立杆和横杆的设置、固定及连接,应确保防护栏杆在上下横杆和立杆任何部位处,均能承受任何方向1kN的外力作用 3、防护栏杆应张挂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其他材料封闭 |
攀登作业 | 1、同一梯子上不得两人同时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作业时,成有专人监护或设置围栏。脚手架操作层上严禁架设梯子作业 2、使用单梯时梯面应与水平面呈75°夹角,踏步不得缺失,不得垫高使用 3、使用固定式直梯攀登作业时,当攀登高度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当攀登高度超过8m时,应设置梯间平台 |
悬空作业 | 屋面作业时: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作业,当无外脚手架时,应在屋榜边设置不低于1.5m高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 |
(四)操作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
1、操作平台的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400mm的扶梯。
2、应在操作平台明显位置设置标明允许负载值的限载牌及限定允许的作业人数,物料应及时转运,不得超重、超高堆放。
3、操作平台使用中应每月不少于1次定期检查,应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操作平台 | 规定 |
移动式操作平台 | (1)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宜大于10m²,高度不宜大于5m (2)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固,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制动措施 (3)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
落地式操作平台 | (1)落地式操作平台架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平台高度不应大于15m,高宽比不应大于3:1 2)操作平台应与建筑物进行刚性连接或加设防倾措施,不得与脚手架连接 3)操作平台应从底层第一步水平杆起逐层设置连墙件,且连墙件间隔不应大于4m,并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2)落地式操作平台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3)落地式操作平台拆除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应随施工进度逐层拆除 |
悬挑式操作平台 | (1)悬挑式操作平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应设置在稳定的主体结构上,且应可靠连接 2)严禁将操作平台设置在临时设施上 (2)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悬挑长度不宜大于5m (3)悬挑式操作平台应设置4个吊环,吊运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吊钧直接钧挂吊环 (4)悬挑式操作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钢丝绳夹连接,钢丝绳夹数量应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且不得少于4个 (5)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外侧应略高于内侧;外侧应安装防护栏杆并应设置防护挡板全封闭 (6)人员不得在悬挑式操作平台吊运、安装时上下 |
四、交叉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1、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的坠落半径之外,见表
上层作业高度(m) | 坠落半径(m) |
2≤h≤5 | 3 |
5<h≤15 | 4 |
15<h≤30 | 5 |
h>30 | 6 |
2、交叉作业时,坠落半径内应设置安全防护棚或安全防护网等安全隔离措施。当尚未设置安全隔离措施时,应设置警戒隔离区,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区。
3、处于起重机臂架回转范围内的通道,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4、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5、对搭设脚手架和设置安全防护棚时的交叉作业,应设置安全防护网,当在多层、高层建筑外立面施工时,应在二层及每隔四层设一道固定的安全防护网,同时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防护网。
6、安全防护棚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全防护棚 | 要点 |
机动车辆是否通行 | 当安全防护棚为非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不应小于3m 当安全防护棚为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不应小于4m |
建筑物高度 |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安全防护棚。两层防护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安全防护棚的高度不应小于4m |
五、建筑施工安全网
1、建筑施工安全网的选用: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密度应为10cm×10cm面积上大于或等于2000目。
2、采用平网防护时,严禁使用密日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3、密目式安全立网搭设时,每个开眼环扣应穿系绳,系绳应绑扎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450mm。相邻密目网间应紧密结合或重叠。
六、真题演练
【2018案例节选】项目部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了临边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等高处作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问题:需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高处作业项还有哪些?
2021年一建考试时间越来越近!时间紧迫!
教材太厚,重点抓不住,难点搞不懂!
时间高投入,效率却不高!怎么办?
让233老师来解决你的困惑吧!
2021备考 | 双师解惑 | 试听体验 |
工程经济 | 邱磊 黄明峰 | |
项目管理 | 赵春晓 关宇 | 立即试听>>> |
工程法规 | 刘丹 王欣 | 立即试听>>> |
建筑工程 | 郭炜 江凌俊 | 立即试听>>> |
市政工程 | 凌平平 郭炜 | 立即试听>>> |
机电工程 | 王克 韩铎 | 立即试听>>>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sy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