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关于建设工程实施工合同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同变更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B.合同变更与工程变更的范围一致
C.发包人可依据其单方意思变合同
D.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
【解析】D。选项A错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不以签字之日起生效。选项C错误,合同的变更必须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
5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合同转让行为无效的是()。
A.甲将中标的某项目全部转让给乙施工单位
B.甲将自己对乙单位的一笔债务部分转让给丙公司,随后通知乙单位
C.甲将中标的某项目的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丁企业
D.甲不顾合同约定的不得转让债权条款,将自己对乙单位的一笔债权转让给丙公司
E.甲将自己对乙单位的一笔债权转让给丙公司,随后通知乙单位
【解析】A、B、D。合同转让应合法,因此选项A无效而选项C有效;合同约定不得转让的,从其约定,因此选项D无效;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即生效,选项E有效;债务转移,经债权人同意才生效,选项B不发生效力。
53、2015年9月15日,甲公司与丙公司订立书面协议转让其对乙公司的30万元债权,同年9月25日甲公司将该债权转让通知了乙公司。关于该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于2015年9月25日生效
B.丙公司自2015年9月15日起可以向乙公司主张30万元的债权
C.甲公司和乙公司就30万债务的清偿对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D.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行为于2015年9月25日对乙公司发生效力
【解析】D。《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9月15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当债务人接到权利转让的通知后(9月25日),权利转让才会生效。
54、甲与乙签订一份合同,后来乙将自己的债务转移给丙,并征得甲的同意。现丙履行债务不符合合同约定,甲请求()承担违约责任。
A.乙
B.丙
C.乙和丙
D.乙或丙
【解析】B。合同转让的后果是合同当事人发生变化,原来是甲乙,现在是甲丙(乙退出了交易,不再是合同当事人),因此甲只能向新的合同当事人丙追究违约责任。
55、下列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的是()。
A.项目经理越权订立的合同
B.材料员失职购进废旧钢材
C.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D.以欺诈手段订立的损害了国家利益的合同
E.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解析】C、E。选项A属于无交易资格的人进行交易,为效力待定合同;选项D违法,属于无效合同;选项C、E违心,属于可撤销可变更合同;B,题意含糊,不选。
56、施工单位由于重大误解,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将想购买的A型钢材误写为买B型钢材,则施工单位()。
A.只能按购买B型钢材履行合同
B.应按效力待定处理该合同
C.可以要求变更为按购买A型钢材履行合同
D.可以要求撤销该合同
E.可以要求确认该合同无效
【解析】C、D。本题为经典题型。首先,本交易既不属于无交易资格也不属于违法交易,而是违心交易,因此选项B、E排除;其次,对违心交易而言,违心一方有选择撤销或变更交易的权利,因此选项C、D正确而选项A错误。
57、甲公司以国产设备为样品,谎称进口设备,与乙施工企业订立设备买卖合同。后乙施工企业知悉实情。关于该合同争议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若买卖合同被撤销后,有关争议解决条款也随之无效
B.乙施工企业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行使撤销权
C.乙施工企业有权自合同订立之日起1年内主张撤销该合同
D.该买卖合同被法院撤销后,则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E.乙施工企业有权自知道设备为国产之日起1年内主张撤销该合同
【答案】B、D、E。
58、2014年4月施_丁.单位与化工企业签订了一份10万元化工材料的买卖合同,直到2015年8月施工单位才发现由于自身对该化工材料成分的错误理解,致使该化工材料在工程中无法使用。关于该合同,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单位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B.施丁单位无权请求法院变更合同
C.撤销权已经于2015年4月消灭
D.施工单位有权请求法院宣告合同无效
【解析】A。重大误解交易属于可变更可撤销交易,误解人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
59、根据合同法,施工企业可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是()。
A.建设单位交付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不足
B.建设单位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C.地震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D.建设单位迟延3日支付预付款
E.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准确
【解析】B、C。选项A、D、E三种情况下,建设单位的违约行为不至于导致施工企业合同目的落空,可以通过补救措施(深化图纸、催告付款、补充勘察等方式)实现合同目的,因此不符合法定解除条件。
60、甲施工企业有一辆里程表存在故障的工程用车,该车实际行驶里程8万公里,市场价格约为16万元,里程表显示行驶里程为4万公里。甲明知上述情况存在,仍将该车以23万元价格卖给了乙施工企业,乙知情后诉至法院。乙的下列诉讼请求可以获得支持的是()。
A.请求减少价款至16万元
B.以欺诈为由请求解除合同
C.以重大误解为由请求撤销合同
D.请求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解析】A。本题难度较大。本案因欺诈引起(并非重大误解),乙可以请求撤销或变更合同,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选项B错误,合同解除仅适用于合法有效合同。选项D错误,合同未撤销的,自始有效,乙可以追究违约责任;合同被撤销的,自始无效,乙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61、某工程在9月10日发生了地震灾害迫使承包人停止施工。9月15日发包人与承包人共同检查工程的损害程度,并一致认为损害程度严重,需要拆除重建。9月17日发包人将依法单方解除合同的通知送达承包人,9月18日发包人接到承包人同意解除合同的回复。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该施工合同解除的时间应为()。
A.9月10日
B.9月15日
C.9月17日
D.9月18日
【解析】C。注意到发包人的解除符合法定条件,故解除无需取得承包人同意。通知到达时即发生效力。
6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承包人催告无效,可以解除施工合同的情形不包括()。
A.长期拖欠工程款的
B.发包人提供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强制标准且拒不更换的
C.发包人拒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协助义务的
D.合同中约定承包人垫资施工且拒不更正的
【解析】D。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发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承包人无法施工,且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承包人请求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应予支持:(1)未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2)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3)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协助义务的。
63、甲建设单位与乙施工单位订立一份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中约定:“由甲负责供应水泥”。后甲与戊水泥供货商签订水泥供应合同,约定由戊将水泥运至现场。该工程由丙监理公司负责监理。乙经甲同意将防水工程分包给丁施工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戊水泥供货商延期供应水泥,给丁造成5000元的经济损失。丁有权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A.甲
B.乙
C.丙
D.戊
【解析】B。追究违约责任的前提是有约可违,因此,任何时候,只能追究合同对方的违约责任。这就是违约责任相对性的含义。本案中,分包丁的合同对方为总包乙。
64、下列属于民事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的有()。
A.赔偿损失
B.继续履行
C.罚金
D.定金罚则
E.赔礼道歉
【答案】A、B、D。
65、在合同没有具体约定违约责任的情况下,被违约方可依法要求违约方()。
A.继续履行
B.采取补救措施
C.赔偿损失
D.支付违约金
E.定金
【解析】A、B、C。违约责任共5种,分两类:选项A、B、C三种为法律直接规定,选项D、E两种需要当事人约定。
66、甲乙签订总价100万元的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向乙交纳10万元定金,货到付款;如一方违约,向对方支付15万元违约金。甲如约交付了定金。合同履行中,乙不能按期交货构成违约,双方解除合同。则乙最多向甲支付()万元。
A.15
B.20
C.25
D.30
【解析】C。违约责任的本质是补偿性,是为了尽可能填补被违约方的损失而不是让他发财。明了这一基本原理,即应明了双倍返还定金和赔偿损失不能同时适用。
67、甲乙合同约定违约金1万元,合同履行中甲违约造成乙5万元损失。乙起诉后,法院最多支持赔偿()元。
A.1万
B.5万
C.6万
D.7万
【答案】B。
68、某项目设计费用为100万元,合同约定定金为设计费用的15%,发包方依约支付定金后,设计方不履行合同,给发包方造成12万元损失,发包方对此可获得的赔偿是()万元。
A.24
B.27
C.30
D.42
【解析】C。本案中双倍返还定金后,发包人的12万元损失已经全部填平,故不得再另行主张赔偿损失。
69、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了一份建材买卖合同,乙按约定向甲支付了定金4万元,合同约定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6万元。交货日期届满,甲无法交付该建材。乙诉至法院提出的如下诉讼请求中,即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支持的是()。
A.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
B.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同时请求甲返还支付的定金4万元
C.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同时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D.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答案】B
70、根据《合同法》,免除施工单位违约责任的情形有()。
A.施工单位因安全事故隐患,被监理工程师责令暂停施工,致使工期延误
B.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部分农民工停工抗议,致使工期延误
C.地震导致已完工程被爆破拆除重建,造成建设单位费用增加
D.由于战争,施工单位暂停施工,致使工期延误
E.因延迟履行而遭遇洪水,致使工期延误
【解析】C、D。不可抗力系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此,选项A、B均不属于不可抗力,不是法定免责事由。选项E,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